原文標題Financing eco cities and low carbon cities: The case of Shenzhen International Low Carbon City
原文作者Changjie Zhan,Martin de Jong
一作單位Faculty of Technology, Policy and Management,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affalaan 5, 2600 GA Delft, The Netherlands期刊名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期刊年月Volume 180, 10 April 2018, Pages 116-125
關鍵詞Sustainable finance;Low carbon cities;Stakeholder involvement;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Shenzhen
論文內容概要
圖1 ILCC區位圖
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融資已成為一個主要
問題,特別是在建設規模巨大的亞洲國家。
深圳國際低碳城(ILCC)是中歐可持續城鎮化伙伴關系(CEUPSU)的示范項目,也是了解創新型融資方式的一個有趣例子,其具體目標是同時實現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作者探討了深圳國際低碳城使用了哪些金融工具和這些金融工具對可持續性的貢獻,以及從中吸取的經驗對中國和其他地區的生態低碳城市建設的啟示。作者發現,城市投資和金融平臺以及更廣范圍的公私合作伙伴關系(PPPs)是ILCC主要使用的兩種金融工具。選擇使用更廣范圍的PPPs方法,其中利益相關者的參與最為關鍵,通過平衡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來避免社會沖突。特別是,在規劃整個村莊(小城)區域時,通過“地鐵+房產”方式來融資,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復制和可操作的實例,這種方式為城市更新和社區轉型提供資金,同時讓居民與開發商共享城市發展帶來的好處。這些財務資金計劃的結合有助于ILCC實現可持續城市化的三重底線。 ILCC通過促進低碳轉型,通過居民和村民參與實現社會可持續性,通過資金來源多樣化實現財務可持續性,從而實現環境可持續性。ILCC的融資實踐為其他城市提供了成功經驗。通過調整機構和組織結構,形成創新融資活動的有利條件,意義重大。
圖2 ILCC重大事件的時間表
圖3 The A+1+2+N model.
圖4 深圳模式
圖5 村莊區域統一規劃(PVAW)
圖6 “地鐵+房產”的開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