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四川正式啟動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市場 七問用能權交易

2019-9-26 11:27 來源: 川報觀察 |作者: 梁現瑞 李欣憶

四川正式啟動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市場


9月26日,四川省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市場啟動儀式在成都舉行。

相比于碳交易、排污權交易,用能權交易還是一個新詞匯。如何理解這個新事物,帶著問題,記者采訪了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

一問:為什么要進行用能權交易?

答:通過市場化機制激發節能減排的內生動力

四川此前推出排污權交易、碳交易等多種市場交易,此次又啟動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為什么?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首先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開展用能權交易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運用市場化機制加快能源轉型升級步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引領能源發展變革新趨勢,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

這是四川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四川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時期,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產業結構重型化格局沒有根本性改變。加之當前,一系列歷史性機遇交匯疊加,將釋放出促進我省發展的強勁動能,也必將帶動能耗總量持續剛性增長。

在此背景下,僅依靠行政手段推動節能降耗難以完成能耗“雙控”目標任務,必須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通過市場化機制激發節能降耗的內生動力。

二問:誰來買?誰來賣?

答:用能額度超標的企業買,用能額度空余的企業賣

既然是交易,就必然涉及買賣,那么誰來買?誰來賣?

上述負責人表示,買方是上年度實際用能超過能耗額度的企業,而賣方就是那些用能量沒有達到核定額度的企業。

什么時候買賣?目前,四川用能權交易相關基礎工作已完全就緒,交易市場正式啟動后,隨時都可以買賣。但因為集中履約期未到(初定每年8月31日),所以估計交易會主要集中在明年上半年。

三問:范圍是哪些?

答:起步階段只涵蓋鋼鐵水泥造紙三大產業,110家企業,今后會逐步擴大范圍

用能權交易目前涵蓋哪些企業?

據透露,目前,這一交易只涵蓋鋼鐵、水泥和造紙等三大產業。而且,三大產業中,也不是面面俱到,只是涵蓋年用能量在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企業。

這樣是否對大企業反而不公平?對此,上述負責人表示,一般不會,這是因為,上述3個產業經過這么多年的整合洗牌,行業的集中度已經很高,小散污已經基本退出這些產業,小企業的數量非常少。

下一步會不會擴大交易的范圍?“當然。”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會逐步擴大試點范圍,雖然不能說最終能夠完全覆蓋,但是逐步擴大范圍是板上釘釘。

四問:額度怎么定?

答:根據所在行業,按不同標準來核定

具體企業用能量如何核定?誰來核定?對此,上述負責人表示,具體某家企業一年的用能量,會根據所在行業,根據不同的標準來核定。

比如水泥,根據的標準是國家發布的能耗限額標準中的先進值,而不是平均值或者入門值為標準,這有利于倒逼企業節能改造,提升工藝,減少能耗。

比方說,一家水泥企業每生產1噸水泥熟料的用能量是0.15噸標準煤,但國標先進值是0.11噸,那就按照0.11噸算。

鋼鐵和造紙又不同,是根據企業上一年的單位產品的用能量進行酌情減少來確定,一個原則是,必須要有所減少。

比如,上一年企業每生產一噸鋼鐵用能量是1噸標準煤,今年的要求就是要比上一年度減少0.3%。

能源多種多樣,有傳統的,有新興的,有化石的,有非化石的,對所有能源都一樣嗎?

上述負責人表示,不會一刀切,對那些使用清潔能源,煤炭消費占比不斷降低的企業,會酌情提高用能權指標額度,從而鼓勵使用清潔能源。

五問:額度用完了會不會強制停產?

答:不會影響企業正常生產

如果企業今年產品市場銷量好,要開足馬力,擴大產量,用能量要增加,是不是就要花錢去買更多額度?另外一種情況是,如果生意不好,縮減產能,是不是就可以賣一些指標?

對此,上述負責人表示,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政府核定的額度不是一個簡單總額度,而是根據主營產品產量、單位產品的用能量確定的,所以不會影響企業正常擴大產能。

至于說,會不會出現沒到年底,用能額度用完了導致企業停產。上述負責人表示,更不可能,不會強制要求企業停產,只是有可能會需要企業到用能權交易市場上區購買指標,間接增加用能成本。這正是市場化手段區別于行政化手段的重要地方,它既可以促進節能減排,又不會過分干預企業經營。

六問:價格怎么定?

答:完全交給市場

交易額度的價格怎么定?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

對此,上述負責人表示,價格不是政府定價也不是政府指導價,完全是市場定價。

市場定價肯定就會有波動,遇到太高或太低了咋辦?

“這樣的情況確實有可能存在,賣的企業多,而買的企業少,價格就會下降。”上述負責人說,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不僅對買的企業起不到倒逼轉型升級的作用,賣的企業也沒有積極性;反之,如果買的企業多,而賣的企業少,價格就會上漲,漲的太多,買方企業就受不了,嚴重的甚至讓企業陷入困境。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管理部門也一直在考慮建立用能權調節基金,或者額度收儲制度,在價格低的時候收儲一部分,價格高的時候進行一些補貼,但目前還在研究之中。

七問:有沒有可能出現買不到或賣不脫的情況?

答:基本不可能買不到,有可能賣不脫

有沒有可能出現因為大部分企業部達標,“買的多,賣的少”,供不應求;或者大部分企業集中達標或超標完成,“賣的多,買的少”,供過于求?

上述負責人表示,根據前期調查,供不應求的情況基本不可能出現。因為在制度設計時,明確不會出現大部分企業不達標,即便出現了這種情況,政府也預留了指標,基本可以滿足。

一段時間內,行業很多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減少能源消耗,進而出現賣用能權指標的企業多,買指標的企業少,賣不出去,這種情況是有可能出現的。對此需要通過市場調節機制進行解決,在試點過程中進一步探索。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