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未來十年,可再生能源制氫成本將下降至少四成

2019-11-22 09:00 來源: 界面新聞 |作者: 江帆

“加速能源轉型的行動機遇已經到來。避免氣候變化最嚴重后果的機會窗口正在快速關閉?!比涨?,落基山研究所首席執行官Jules Kortenhorst在北京召開的全球能源創新會議上表示。

Jules Kortenhorst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和人口最多的國家,能源系統轉型中將面臨諸多挑戰,但最大挑戰是如何減少對煤炭發電的依賴。

會上,落基山研究所發布的《全球能源轉型之七大挑戰》報告(下稱《報告》)指出,綠色氫能可以比預期更快地降低成本,足以與天然氣競爭。

“預計30年后,中國氫氣需求量是現在的3-4倍,從2500萬噸增長到8100萬噸。”Jules Kortenhorst表示,未來氫氣在重工業、重型運輸行業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短期看,鋼鐵石化行業氫氣是需求大戶。

作為未來的清潔能源,氫能產業在近年迎來發展熱潮,包括中國、日本、美國、歐盟等主要經濟體都相繼推出了諸多氫能發展政策和具體項目。

制氫成本過高,仍是目前氫能產業發展的挑戰之一。

Jules Kortenhorst稱,如果采用可再生能源制氫的方式,成本主要由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以及氫能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成本組成。

他預計,全球平均水平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也將下降75%。

《報告》認為,2030年以前,PEM電解槽的成本可以降低至每千瓦300美元以下,如此,風能和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區的氫氣成本可降至每千克1.5美元以下。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統計,2019年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制氫成本達每千克2.5-2.8美元。

以此計算,未來十年,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制氫成本將比目前降低四成以上。

針對運輸掣肘的問題,Jules Kortenhorst認為,氫氣的運輸也可采用類似于天然氣管道運輸的方式,但參照風能、光伏的發展路徑,預計制氫本地化也是可行的。

按照2016年各國簽署《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全球平均氣溫升幅要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內,并努力控制在1.5℃以內。

為了以最具經濟性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報告》認為,未來十年,全球能源生產率的增長速度至少需提高到2011-2018年平均水平的三倍。

提高能源生產率,即提高能源消耗利用效率,以更少的能源發掘更多附加價值。《報告》稱,提高能源生產率,是目前最有效的氣候解決方案。

2014-2016年,能源生產率提升貢獻的價值,占全球能源脫碳總量的3/4。這也是清潔能源中最為隱形的資源,但常被忽視。

同時,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進行電氣化,也是快速實現全球能源系統轉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報告》指出,如果2040年能源終端應用能夠達到40%-50%的電氣化,且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高到75-85%,就可實現全球平均溫升幅度限制在2℃以內的目標。

目前,建筑、交通和工業部門的電氣化速度仍不夠?!秷蟾妗贩Q,要確保重工業、長途運輸和航空等行業步入與電力供給行業同步的脫碳路徑,亟需加快這些行業的減排行動。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數據,到2030年,工業部門需要完成40-50%的減排才能避免氣候變化的最壞影響。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