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排放量21世紀10年代首次零增長
IEA指出,2019年全球
碳排放量出現了十年來首次“停滯”。去年全球經濟增長近3%,但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幾乎與2018年持平,約為330億噸。截至目前,能源行業是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源。
《金融時報》指出,2017和2018年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連續增長,此前多家研究機構均認為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并對當前
減排措施和力度持懷疑態度,但IEA卻做出了迄今“最令人驚訝也最為樂觀的預估”,這從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全球應對氣候危機的士氣。
不過,對于IEA的“峰值預測”,業內普遍持保守態度,認為2019年只是一次“停頓”而非“峰頂”,應該謹慎對待。對此,比羅爾承認,要實現《巴黎協定》氣候目標——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全球仍需要進一步大幅降低排放量。
“盡管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仍在繼續使用煤炭,但風能和太陽能的強勁增長以及從煤電向天然氣和核電大規模轉變的結果,促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現下降。”比羅爾稱,“可再生能源普及迅猛以及清潔能源轉型加快,讓我們充滿了希望,但依賴煤炭的地區仍是最大隱憂。我們要做的第一步是阻止排放量進一步上升。事實上,我們已擁有的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因此必須充分利用它們。2019年的表現給我們帶來了希望,期待2020年代實現徹底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