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被低估的甲烷排放”之二 | 重磅研究確認化石燃料帶來更多甲烷排放

2020-3-25 12:40 來源: EDF

編者按:近日,《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刊發了兩篇關于工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人為引起的甲烷排放對全球甲烷排放貢獻的文章,兩篇論文都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4(14C)示蹤技術,估算了工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的人為甲烷排放量,并得出工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的人為排放可能被低估的結論。美國環保協會(EDF)科學家在EDF官網發表博客,對此進行了評述。

本篇為“被低估的甲烷排放”系列第二篇。此前,我們發表了本系列首篇文章《被低估的甲烷排放”之一 | 廢棄礦井甲烷持續排放,煤炭全生命周期氣候影響或被低估》。計劃于近日發表的本系列第三篇文章將討論如何控制與利用甲烷,敬請期待。

EDF博客全文
《最新研究尚未解決大氣中甲烷的某些來源問題,但我們仍需采取減排行動》

最近,兩篇發表在《自然》和《科學》期刊的學術文章指出,化石燃料的自然甲烷排放(包括地下滲透、火山噴發等)要比人們之前估計的排放量低得多,而來自化石燃料的人為甲烷排放實則占據全球甲烷排放的更大份額。

實際上,針對這一話題,科學界一直都處于激烈的辯論中,但其中許多細節問題仍懸而未決,所以這一最新發現是否正確還有待觀察。但是,研究人員的討論清楚地表明,我們仍然需要努力大幅度減少石油和天然氣供應鏈的甲烷排放。

對該話題的討論

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大氣中的甲烷濃度增加了約150%,這主要是由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煤炭開采、農業和垃圾填埋場等人為排放源造成的。然而,自2007年以來,甲烷濃度的增長尤為迅猛,約占總濃度的13%。科學界對這一增長背后原因的激辯也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有學者認為,美國頁巖氣的繁榮發展可能是增長的主要推手,但實際上,目前尚未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這種假設。而“全球碳項目” (Global Carbon Project )的設立,就是為了整合和協調科學界收集的數據,調查此類問題。 

上面提到的兩篇論文關注的是化石燃料行業的甲烷排放量問題,而不是美國的頁巖氣是否導致了2007年以來全球甲烷排放的增加以及增加量的問題。“目前的甲烷排放量”正是EDF一直以來重視的問題——通過五年的實地測量,EDF牽頭組織的一系列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美國油氣行業的甲烷排放要比美國聯邦環保局估計的高出60%。目前,EDF也正在其他國家開展類似的甲烷排放實測研究。

最新的研究

運用同位素指紋圖譜技術,科學家能夠通過比較大氣中甲烷分子的化學結構(同位素特征)來區分古老的甲烷(即油氣層和煤層中的化石甲烷)和最近產生的甲烷(如濕地和奶牛排放的甲烷)。

然而,要分辨出當前大氣中“古老”的化石甲烷的來源是“自然”,還是從化石燃料的生產和使用產生的(“人為”),并不容易。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兩篇論文的作者研究了數百年前,也就是在化石燃料廣泛使用之前,格陵蘭島冰川深處的甲烷含量。由于被困在冰川深處的化石燃料甲烷只能來自于自然,且研究假定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來自于自然的化石燃料甲烷排放量基本不變。

那么,只要從目前的化石燃料甲烷總排放量中減去自然源的化石燃料甲烷排放量,剩余的部分則可被認為是人類活動(主要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使用)所產生的人為源甲烷排放量。

發表在《自然》期刊的論文估計,全球人為導致的化石燃料甲烷排放要比之前的研究結果高出25-40%。而《科學》期刊上的論文使用了同樣的方法,并將分析時間軸延伸到了更古老的年代,也得出相似的結論。

123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