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煤炭生產停止 甲烷排放依舊持續
煤礦井在停產后依然會持續排放甲烷,而由于廢棄礦井數據的長期缺失,導致其排放量往往被低估。
在上述發表于《清潔生產》期刊上的論文中,科學家們采用了一種全新的方式對全球廢棄礦井的甲烷排放量進行了計算,并首次嘗試對未來全球廢棄礦井的甲烷排放量進行預測。研究顯示,2010年廢棄礦井的甲烷排放量達1474萬噸,遠高于其他研究結果。而到2100年,廢棄礦井的甲烷排放量占全球煤礦甲烷排放總量的比例將增加至27%,突顯了解決廢棄礦井甲烷排放
問題的必要性。
據2019《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8年度全球煤炭產量為80.1億噸,比2010年高7億多噸。如果考慮到廢棄井,煤炭全生命周期的甲烷排放量將遠大于IEA的預測。
廢棄礦井的潛在氣候影響主要在于其持續性。也就是說,即使全球氣候行動導致煤炭產量下降,如果不對廢棄井的甲烷排放進行控制,煤炭開采帶來的甲烷排放仍將持續增加。因此,應該把廢棄礦井的甲烷泄漏(AMM)納入煤炭全生命周期對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