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權交易是利用
市場化的手段、以最低的全社會成本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方式。1)規模:截至2020 年底,試點省市
碳市場共覆蓋
鋼鐵、
電力、
水泥等20 多個行業,接近3000 家企業,一級及二級配額市場累計成交量4.55 億噸,累計成交額超過105.45 億元;試點碳市場范圍內的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實現“雙下降”。2)價格:二級市場試點市場累計成交均價6.8-42.2 元/噸之間,整體均價22.1 元/噸,各市場因納入管控企業類型、企業數量、交易活躍度等因素而價格差異較大;上海
ccer 成交均價長期保持在4-7 元/噸之間,價格遠低于配額交易均價,對于可再生能源和森林
碳匯等發展具備重要支持作用。3)配額:配額分配辦法包括基準線法、歷史排放法(總量控制)、歷史強度下降法(強度控制),其中基準線法應用最廣泛。4)全國市場:全國性
碳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于2021 年1 月1 日正式啟動,首先應用在發電行業2225 家企業,后續第一階段納入
石化/
化工/
建材/鋼鐵等共8 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