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誰來當“裁判”?

2021-3-6 14:44 來源: 人民網 |作者: 丁亦鑫

建立天地一體化的碳排放監測網絡


實現碳中和,無論是控制碳排放,還是推動碳排放盡早達到峰值,都離不開對數據的監測和評估。張興贏指出,科學監測和準確評估國內各省(區)市縣和各行業的碳排放的結果,是推進碳中和的重要支撐。

具體由誰來評估、誰來做“裁判”? 張興贏建議,應統籌我國各部門現有的地面溫室氣體試驗觀測站,加大投入,根據碳排放需求來科學布設觀測站網,形成天地一體化、業務化和長期高精度的溫室氣體科學監測網絡。

“不是說站點越多越好,需要根據地理、氣象、工業、經濟等因素做科學的布局。”張興贏認為,這樣既經濟節約,又滿足科技支撐需求,從而為“十四五”期間碳排放監測評估提供科學的數據。

“有了這些數據,就有了抓手,就知道我們需要向哪方面努力。和做菜一樣,只有這些油鹽醬醋還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個'烹飪'的系統。”張興贏解釋道,這個系統就是“碳同化模型”,是把觀測得到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數據通過復雜的數學模型耦合到計算機的模擬計算中,就可以計算出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排放或者吸收了多少碳,這個科學計算的結果可以為碳中和提供有效的評估工作和科技支撐。

張興贏建議,加大投入開展自上而下的“碳同化”業務運行系統研究和建設,支撐全國碳排放計算結果的測量、報告、核查,開展碳中和有效性及潛力的評估工作,特別是評估碳中和各種計劃、行動和措施取得的效果,將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撐。
123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