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單位GDP碳強度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減少化石能源,也就是能源結構調整。結合湖南的能源特征,你認為湖南該如何應對?
潘碧靈:實現碳達峰的核心
問題是能源結構調整,合理控制煤電發展規模,提高風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湖南省能源結構總體上缺煤少氣,相比于西北、東北和沿海地區,湖南省在風能、水能、光伏等清潔能源方面缺乏優勢。根據湖南省的能源資源稟賦和現有的產業結構,湖南省要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
首先,確定湖南省可再生能源
電力發展目標,進一步研發推廣太陽能風能技術,加強項目建設管理和
政策落實工作,推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有序規范發展。其次,向國家電網爭取支持,提升湖南清潔能源電力消納能力。加快建設與湖南省聯通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
最后,向國家電網爭取,增加湖南省可再生能源調入電比重,鼓勵發展儲能技術,利用存量常規電源合理配置儲能,積極實施存量“風光水(儲)一體化”,實現多能互補,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