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引領全球的中國家電行業,其實時間緊迫
按照中國的承諾目標,中國實現“碳達峰”還有8年多的時間、實現“
碳中和”還有38年多的時間,看起來很長。然而,在時間表上,歐盟國家和美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設立的“碳中和”目標年份是2050年,距今只有28年多的時間。
“十四五”中國家電工業在科技領域提出的目標是,中國家電行業要成為全球家電科技創新的引領者。踐行這一目標,不僅要在全球家電
市場繼續擴大市場份額,更要在家電產品的技術趨勢、標準制定、法律
法規等方面實現全面引領。
因此,鑒于中國家電產業的全球化引領者的目標,中國家電產品和技術必將符合歐盟、美國等地的“碳中和”戰略要求,不僅要按照歐盟等“碳中和”領先國家的時間表,甚至要提前于歐美的“碳中和”時間表。
有信息顯示,為了保證歐盟內公司的競爭力,歐盟委員會將于2021年7月提出碳邊界調整機制(俗稱碳關稅)。雖然前期碳關稅只涉及
鋼鐵、
水泥、化肥等領域,但按照歷史發展的規律來看,在歐盟市場出臺限制中國家電產品的“碳中和”相關法規只是時間
問題。如果不提前做好準備,中國家電產業將因“碳中和”的“技術壁壘”而失去國際前沿市場,遑論引領。
因此,中國“碳中和”的目標時間雖然看起來很遠,實際上卻“近在眼前”。在這顯而易見的巨大戰略機遇期之中,中國家電產業面臨的相關技術升級實屬不易,可謂任重道遠且時間緊迫。
“碳中和”的時代來了,中國家電產業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