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植物的固碳潛力以及促進生物質能源發展來推動覆蓋農業部門的循環經濟
農業部門對于循環經濟和碳
減排的重要作用以及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陸地植被的固碳作用,表現為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來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森林以及富碳農業發展都具備非常優越的固碳效果。森林的固碳作用對于緩解氣候變化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國際廣泛認可森林
碳匯的重要性,許多國家和組織都積極推進森林碳匯的利用。富碳農業的發展也能起到很好的減排效果。富碳農業的思路是通過將工業或者其他部門生產所造成的二氧化
碳排放進行收集,并且將其作為碳肥用于農作物,可以同時實現提高作物產量和減少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的效果。
二是生物質能源的循環再利用。應對中國能源短缺的局面,生物質能源作為可再生資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也有較大潛力。生物質能源的再利用,既能夠防止資源的浪費,又能夠減少碳排放。受生產、生活方式的影響,中國的秸稈回收利用率低,有相當大的一部分秸稈以廢棄或者焚燒的形式被處理,這造成了大量溫室氣體的排放以及資源的浪費。2020年中國秸稈產量達到8億噸左右,可以通過進一步推進秸稈的高值化利用來充分發揮中國秸稈資源的潛力。可以將生物質進行能源化循環利用,例如使用技術將生物質轉化為燃料、燃氣來替代傳統能源,另外也可以將木質纖維降解發酵為燃料乙醇。總的來說,陸地植被的固碳潛力以及生物質能源化的開發對于減排極具意義,能夠助力
碳中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