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發改委委員洪繼元介紹說:“在碳排放配額分配環節,北京采取了歷史法和標桿法的組合方式?!奔磳{入碳交易的大部分行業,都采用了歐盟等碳交易體系廣泛應用的歷史法,充分考慮控排企業在過去幾年發展的慣性,一方面尊重企業的歷史排放,另一方面對未來排放規律進行把握。在發展過程中,一些企業規模會發生改變,包括轉產轉型等,這就要根據其變化調節分配配額。
“對
電力和熱力等公共服務行業,很難設置特定制度和方法對其排放總量進行控制,但底線是要滿足城市和居民基本用電和供暖需要?!彼f。
因此,在這方面采取標桿法計算,不對其進行絕對總量控制,重點通過標桿的配額分配方法實行相對總量調控,核心就是進行技術、工藝、產品等方面的改造,提升使用效率。
此外,對在北京經濟結構中占比已經達到76.4%的服務業,也實行了嚴格的總量控制。
此外,在不同行業之間,既有設施和新增設施之間,都會進行差異化的配額核定,并向社會公布整個碳排放配額核定方法,核定的定額等數據。
當前阻礙企業參與交易的最大阻力,還是對所分配的配額不夠履約的擔心。因此,部分試點考慮到企業壓力,配額發放不會過緊,應會基本滿足企業履約需求,部分試點還存在配額發放偏多的可能。因此,配額稀缺性有待
市場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