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央針對我國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中存在的一些
問題和浮躁現象,開始采取措施“糾偏”。2021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中央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強調,一方面,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另一方面,推進“雙碳”工作“要尊重規律,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科學把握工作節奏”。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盡快出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堅持全國一盤棋,糾正運動式“減碳”,先立后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這種“糾偏”動作既反映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復雜性和難度,也反映出完整理解碳達峰與碳中和的內涵的重要性。
簡而言之,碳達峰是指全球、國家、城市、企業等主體的
碳排放在由升轉降的過程中,碳排放的最高點即排放峰值。碳中和可以理解為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與人類活動“吸收”的二氧化碳抵消而實現“凈零排放”。1這一描述雖然有助于快速從“概念”上了解碳達峰和碳中和,但無助于我們在實踐中科學合理地推進碳達峰和碳中和工作。筆者認為,應該從如下三個不同維度完整理解碳達峰與碳中和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