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中和目標下的社會難題:有多重要,可能就有多難丨碳治理特輯

2021-11-30 08:59 來源: 一本書讀懂碳中和 |作者: 安永碳中和課題組

雖然目前我國已基本具備了實現碳中和的基礎條件,但從我國當前的碳排放規模和行業結構來看,實現碳中和的愿景對我們來說仍非觸手可及。

這將是一次經濟結構、社會認知、能源變革和技術創新的大轉變,也可以稱得上是一場關于能源的革命和時代的變革,未來40年我國將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可想而知。

一場速度與質量的博弈

首先,提出實現碳中和是我國在碳排放領域做出的自我施壓和主動承諾,自主減排的速度和力度都遠遠超過發達國家。

對于歐美等發達國家來說,碳達峰是一個伴隨著國家經濟和技術發展的自然過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實現,通常要有50~70年的過渡期,而留給我國的時間卻只有30年。

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一個擁有超過14億人口的國家若能實現如此大規模的社會和能源轉型,必將成為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也必將對世界環境做出巨大貢獻。

然而,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國,目前仍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期,經濟高速增長時,每一單位GDP的增長都將進一步帶來碳的排放。

未來十幾年,要想基本實現現代化,能源需求還需繼續保持合理增長。如果我們當下立即停止發展,全面主攻環保減排,經濟勢必會大受影響。能源消費增長和節能減排的壓力并存,我們該如何用30年的時間,走完發達國家50~70年所走的路程?我國能否在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道路上再次向世界展現“中國速度”?

這是一次對我們國家的大考,需要社會各界每一個人的努力。

123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