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同時實現脫貧與減排 高收入國家需承擔更多責任 研究表明,實現全球10億人脫貧,對碳排放增加不到2.1%

2022-2-19 13:10 來源: 中國科學報 |作者: 韓揚眉

消除貧困與減少排放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兩大重要挑戰。傳統認識認為,這似乎是一對矛盾體:消除貧困意味著需要增加生產和消費,這同時帶來大量的碳排放

近日,《自然—可持續性》雜志發表了來自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教授克勞斯·胡巴塞克(Klaus Hubacek)和單鈺理博士團隊的最新研究。研究表明,實現聯合國“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1),即讓超過10億人擺脫貧困,由此帶來的全球碳排放量增加不到1.6%-2.1%。研究認為,為了同時實現全球減貧目標和氣候目標,高收入國家需要大幅減少排放。

2015年,聯合國發布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中的第一個目標是“消除世界各地一切形式的貧困”。同一年,《巴黎協定》簽署,目標是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2攝氏度。“我們能否在控制碳排放的同時讓數億人脫貧?同時實現SDG1和《巴黎協定》等氣候變化目標?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量化全球生產消費和碳排放之間的復雜聯系。”單鈺理告訴《中國科學報》。

在過去10年中,學者們基于消費收入和支出數據做了系列研究,但諸多研究的數據僅覆蓋十分之一的人口,或數據精度不夠,無法對不同國家、不同消費群體的碳足跡進行詳細量化。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采用來自世界銀行的消費數據集,涵蓋116個不同國家的201個不同消費組,利用多區域投入產出方法計算不同國家和消費組的碳足跡。這里的碳足跡包含來自家庭、政府部門通過消費、各類生產過程等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

研究發現,不同國家的人均碳足跡有較大差異。發達國家的平均碳足跡最高,其中盧森堡最高,人均排放超過30噸二氧化碳;其次是美國,人均排放14.5噸二氧化碳。撒哈拉以南的低收入國家的人均碳足跡最低,馬達加斯加、烏干達、埃塞俄比亞和盧旺達等國家的人均排放不到0.2噸。

12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