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具有天然的高碳屬性,對煤
化工行業來說,若想在“雙碳”戰略和“兩高”受限背景下有所作為,就要堅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方向,強化產業
政策引領和技術服務支撐。一方面堅持科技創新,研究清潔環保技術,加快碳捕集與碳利用技術開發與應用拓展,提高煤炭轉化水平,實現CO?的資源化利用;另一方面要延展鏈條,通過與其他行業的耦合聯產,開發煤基精細化工產品和化工新材料,提高產品附加值,讓現代煤化工行業盡快走出一條有別于石油化工的集約化、清潔化、高端化、差異化的發展之路。
為此,筆者提出四條建議:
一是加強產業政策引導,科學有序推進“雙碳”戰略。政府有關部門已著手進一步細致分析煤炭的基礎原料屬性,在能源消耗
問題上將原料煤與燃料煤進行區別對待,引導現代煤化工企業盡快淘汰落后產能,通過優化生產工藝提高能效,大幅減少CO?排放。還要引導企業積極開發高端化、高附加值產品,增強產品競爭力,新建項目要采用先進工藝技術,推動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同時要加大對“分質分級、能化結合、集成聯產”這一新型煤炭利用方式的支持力度,鼓勵煤—化—電—熱一體化發展,加強各系統耦合集成,推進煤化工與發電產業間的耦合發展,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和能量的梯級利用,降低生產成本、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二是加強產業技術攻關,為現代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集聚行業合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科技攻關,推進現代煤化工與傳統產業及清潔能源耦合。通過調整現有關鍵產碳工藝、實施低碳原料補充等方式探索工藝過程降碳新途徑。積極開展CCUS研究,加快碳捕集與碳利用技術開發與應用拓展,實現CO?的資源化利用。大力開展低碳、零碳、負碳新能源產品的開發利用,積極實施綠電與綠氫、綠氧轉換,以及氨醇等基礎化學品作為儲能介質的產業發展,以技術進步與能源結構調整,實現能源資源的完全利用,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
三是推動減污降碳協同,打造一批碳
減排示范工程。加快
石化、煤化工等行業全流程清潔化、循環化、低碳化改造,深入推進化工園區循環化改造。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加快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改造,并配套相應的末端治理措施,協助企業達到或優于國家
節能環保要求。制定出臺高效煤粉、高效煤粉鍋爐產品標準,爭取盡快上升為行業或國家標準。探索實施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和碳捕集、封存、綜合利用工程試點示范,打造一批
碳減排示范工程。
四是強化產業技術服務,構建完善的煤炭清潔利用服務體系。完善財稅支持體系,利用稅收和補貼刺激引導企業清潔利用煤炭,對具有突出貢獻的企業給予獎勵。強化金融支持體系,給予示范性煤炭清潔項目貸款貼息,引導銀行金融機構加大對煤炭清潔利用項目的信貸支持。鼓勵建立企業、高校和相關機構協同的產學研平臺,加快相關技術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