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氣候與環境變化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挑戰,特別是在后疫情時代,如何通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來實現綠色的復蘇,直接決定著人類社會的未來。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不僅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作為還有擔當,更是中國未來構建經濟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在近日安永舉辦的首屆“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官高峰
論壇暨年度最佳獎項評選”啟動儀式上,安永中國主席、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兼大中華區ESG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凱表示:“‘雙碳’目標提出后,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路徑更加清晰。以‘雙碳’目標為指引,各行業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越來越多的企業把可持續發展融入生產經營各方面?!?/div>
尋找上市公司低碳轉型最佳實踐
自2020年“雙碳”目標提出以來,上市公司圍繞“雙碳”愿景,普遍展開布局或加速實現低碳轉型。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柳磊在會上表示,當前,圍繞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行動方案,中國正在加速完善
政策體系,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實踐中,以上市公司為代表,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主動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建立健全ESG內部制度和管理框架,加速綠色低碳轉型,積累了很多經驗和做法,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
“‘雙碳’目標的確立和不斷推進,上市公司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會越來越大,上市公司采取措施主動迎接挑戰就有可能將這種壓力轉變為一種先發優勢。上市公司群體作為中國企業的優秀代表,理應成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排頭兵,成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領頭羊?!绷谡f。他表示,上市公司需要通過加緊建立和完善自身的ESG管理架構和系統,打通企業內外部管理瓶頸,提升數據質量,完善報告的工作流程,真實科學展現ESG管理成果,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增強
市場認同。在戰略引導下,積極推動業務轉型和發展,建立行業領先優勢。
柳磊認為,不少上市公司都是全球同行業的領軍企業,國際影響力也在不斷增強,在國際可持續發展和ESG治理標準不斷發展融合的形勢下,中國企業需要緊密跟蹤和對標國際國內的優秀實踐,不斷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同時發出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方案,建立中國在標準制定更新方面的領先地位。
據了解,安永啟動首屆“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官高峰論壇暨年度最佳獎項評選”,以上市公司為主體,發掘并推廣中國低碳轉型和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最佳實踐,推動其加速部署和規模化、商業化應用,鼓勵可持續發展官在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發揮引領作用,并助力企業打造面向未來的綠色競爭力。2022年是由理念向行動邁進的關鍵之年。柳磊希望通過評選活動展現優秀實踐的意義和價值,為中國上市公司和廣大行業企業踐行ESG可持續發展理念樹立典范。
企業需要在短期競爭力和中長期可持續發展之間找到平衡
談到中國
碳市場的現狀,
北京綠色交易所總經理、北京綠色金融協會秘書長梅德文表示,中國從2005年開始參與國際
碳交易市場,從2013年開始做碳交易試點,從2021年開始進入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中國2021年的碳交易市場交易量是1.79億噸,歐盟去年碳市場交易量是100億噸。中國碳市場目前交易規模比較小,交易價格比較低,交易流動性缺乏,投融資功能有待提高。
“中國2020年
碳排放大約是100億噸,如何把100億噸的碳排放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面臨的
難題,一方面要發展,一方面又減碳。”梅德文說。
“未來在國際民航
減排抵消與交易機制的影響下,聯合國即將推出統一的全球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特別是歐盟要推出碳關稅。中國碳市場未來的交易規模、交易價格、交易流動性、投融資功能,某種程度都會跟國際上有所趨同,每一個有實力、有遠見、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特別是上市公司,必須要考慮到自己的碳中和和可持續發展?!泵返挛恼f。
對企業來說,低碳轉型被視為打破發展慣性、應對環境變化的挑戰而進行主動作為、重塑核心競爭力的機遇。因此,推進低碳轉型既是企業應對產業變革的關鍵舉措,也是影響企業未來發展的戰略抉擇,將奠定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優勢。
越來越多的企業正主動作為抓住機遇。與此同時,企業低碳轉型不僅是機遇,更是充滿挑戰。行業或企業必須基于這種大的約束性目標來進行發展,如果做不到就可能被淘汰。
寶鋼股份財務總監兼董秘王娟在會上稱,寶鋼已經制定了“雙碳”目標的整體規劃并有明確的量化路線圖,2023年實現碳達峰,2025年具備減碳30%的技術能力,2035年做到減碳30%,2050年做到碳中和。在整個寶鋼ESG管理中,最重要的是環境,即企業低碳轉型方面面臨更大的挑戰。
談到寶鋼在低碳轉型中面對的最大
問題或者矛盾的突出點,王娟表示,低碳發展要支付的成本和企業經營效益,同時還有企業的短期競爭力和中長期可持續發展之間如何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是寶鋼在轉型過程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寶鋼正推動
鋼鐵行業內的并購重組,希望通過鋼鐵行業的并購重組和鋼鐵行業集中度的提升,能夠真正讓鋼鐵行業的競爭更加科學和有序,“使我們企業在低碳轉型發展中的成本支出能夠在上中下游的產業鏈中有合理的分配過程,這樣才會實現我們這樣的企業及我們這樣高耗能行業和上中下游所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她說。
“雙碳”目標實現路徑從理論上來看比較明確,但實現過程卻任重道遠,對企業發展帶來挑戰,還需要政策的支持。王娟呼吁,政府要制定科學合理、系統科學,并且能一以貫之執行下去的推進政策。企業低碳轉型是否順暢與政府采用的政策密切相關,如果通過鼓勵低碳創新、激發市場力量等長期對策來實現
節能降碳,可能會更有利于企業長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