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3-7 17:09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為了有效緩解氣候變化,越來越多的貿易政策工具將被采用,形成新的技 術性貿易壁壘,國際貿易的規則和協議因此有所改變。碳標簽作為一種將 商品生命周期中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 標識出來的方法,能直接影響消費 者 和廠商的消費和生產決策,被越來 越 多的學者提出。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出口國,一旦“碳足跡”認證,碳標簽制度開始普及, 出口商品很容易受到其他國家強制加注碳標簽的限制,從而影響貿易的可 持續發展。
(一)、發達國家強制加注碳標簽,限 制發展中國家的貿易發展
從 2007 年起,英國政府為應對氣 候變化專門成立了碳基金,鼓勵向英國 企業推廣使用碳標簽?,F在,如果企業 的產品想在英國超市上架,就必須貼上 “碳標簽”,標明產品在生產、包裝和銷 售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僅是英國,目前已有 10 多個國家加入到“碳標簽”的行列。中國是出口大國,很 容易受到其他國家強制要求碳標簽的限制,從而影響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延 遲行動將帶來更大的損失。
(二)、碳標簽增加出口企業的成本, 降低出口競爭力
發展中國家的商品要 想獲得 碳足 跡的認定和碳標簽的加注,需負擔一定 的時間成本和不菲的申請價格,這是依 靠低廉的勞動力獲得微薄利潤的發展 中國家廠商難以承擔的。我國出口主要 是服裝、玩具、家電等勞動密集型或低附加值產品,本來利潤就很微薄,如果 再增加碳標簽等認證費,將導致成本增 加,企業競爭力持續下降。
(三)、碳標簽或許成為潛在的市場 準入障礙和綠色貿易保護主義
發達國家在世貿組織 還缺乏 完善 的環境與貿易協調處理機制之時,強制 加注碳標簽,很容易滋生“借環保之名, 行貿易保護之實”的問題。發展中國家 由于國內技術水平較低,生產的產品往往具有較高的碳足跡,但是環保型的生 產方法和技術需要較高的投入,發展中 國家又難以在短期內引進和采用。假若 碳標簽像其他標簽如生態標簽一樣普 遍應用在國際貿易商品中,就有可能會 被某些國家或商家濫用來設置技術貿 易壁壘,使之成為貿易保護的有力工 具,引發更多的貿易摩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