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半月談丨弄虛作假又來了?新興碳市場必須要讓“劣幣”走開

2022-3-24 10:05 來源: 新華網 |作者: 周穎

沒有留存歷史煤樣,卻指導企業制作虛假煤樣送檢;現場核查走一走、拍一拍,卻不核實環評、排污許可等重要文件;重要生產數據虛報瞞報,檢測報告內容隨意篡改。近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一批碳排放報告數據弄虛作假典型問題案例,并表示堅決查處數據虛報、瞞報、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

事實上,長期以來在環保領域,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公正性、規范性遭質疑,環保數據造假已不是新鮮事。報告“掛名”、核查走過場、篡改數據、內容失真……同樣的“病癥”也存在于環評報告等其他領域。

如今,環保領域的老毛病又帶到了碳排放的新市場。眾所周知,我國碳市場剛起步不久,而碳市場正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真實、準確的數據信息,是碳市場健康發展的命脈。一旦數據造假,公平的市場交易無從談起,政策執行的公信力也將因此受損。

通俗理解,碳交易的本質是以經濟手段鼓勵企業控排減碳,推動綠色發展。企業將富余的碳減排量放在市場上交易,就是真金白銀。然而,一些企業不下真功夫、偏偏走捷徑,為了追求短期利益與技術服務機構簽訂合同,篡改幾個數據,改幾頁紙報告,就是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差價。如此一來,老老實實控排的企業吃虧,合謀弄虛作假的企業反而“坐收漁利”,整個市場的信用將在“劣幣驅逐良幣”的惡劣影響下喪失殆盡。

事實上,我國碳市場剛起步,相關核算標準體系、數據質量管理長效機制仍處于完善過程中。但對于抱有僥幸心理、知假造假的機構,必須讓其付出代價。此次生態環境部將問題案例曝光在陽光下,也為所有參與碳市場的相關方敲響警鐘,鋌而走險必被追究。

“雙碳”目標是新機遇。數據能造假,企業綠色轉型造不了假。只有扎扎實實做工作,將控排減碳落實到每一個項目、每一個細節中,讓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回歸公正、規范和科學,才能真正實現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