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要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把系統觀念貫穿“雙碳”工作全過程,正確處理好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重大關系,科學謀劃碳達峰
碳中和實現路徑。
近年來,
浙江諸暨姚江鎮積極助推機床鑄造業“煤轉電”項目,助力企業實現硫化物零排放,低碳環保,高效
節能。圖為2021年4月15日,一名工人將澆鑄包內的鐵水倒入鑄模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減排不是減生產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
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
問題仍然突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與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我國正處在城鎮化進程中,能源消費在一段時期內還將保持剛性增長,必須長期堅持
節能減排和生態優先的發展方式。
節能減排是當前最重要的轉變生產方式、調整生產結構、降低
碳排放手段,應堅持從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和再生產全過程來促進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轉變,長期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在完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同時實現發展方式和發展路徑的根本轉變,加快促進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經濟社會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
處理好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既要立足當下,一步一個腳印解決具體問題,積小勝為大勝;又要放眼長遠,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節奏和力度,實事求是、循序漸進、持續發力。
要在不到10年的時間實現碳達峰、不到30年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既要制定遠景目標和長期規劃,又要設置階段性任務和短期目標,以長遠規劃引領階段性任務,以戰術目標的實現支撐戰略目標的達成。
短期看,各地區各行業要結合實際科學設置目標,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以節能和遏制“兩高”項目發展推動減碳任務落實;長期看,要通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和能源結構轉型促進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建立清潔低碳能源體系。
中國的碳達峰與碳中和緊密相連。碳達峰的時間和峰值直接影響未來碳中和的速度和難度,而碳中和又對碳達峰直接形成緊約束。要充分考慮實現碳中和愿景的需求,通過碳達峰積累經驗、創新制度、變革技術,逐步建立低碳產業和綠色能源體系,為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