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阿里巴巴正式發布“88碳賬戶”。據了解,這是國內第一個多場景、覆蓋超10億人的消費者碳賬戶體系。
據悉,88碳賬戶以“1+N”母子賬戶的形式呈現,不僅匯集了用戶在餓了么、菜鳥、閑魚、天貓等平臺上產生的減碳量,也用激勵的方式鼓勵用戶踐行低碳生活方式。88碳賬戶成為阿里巴巴加速推進“范圍3+”減碳的一個重要載體。
88碳賬戶是繼去年底《2021阿里巴巴
碳中和行動報告》后,阿里巴巴在碳中和議題上的新實踐。
阿里巴巴集團ESG和雙碳業務部總經理楊靈葉介紹,“88碳賬戶”匯集目前阿里巴巴旗下眾多業務,是阿里巴巴用產品設計的方式“助力生態15年減碳15億噸”的重要實踐,有利于引導和激勵用戶在日常生活中隨手減碳,推動低碳生活成為一種自覺。
用戶在手機淘寶搜索框輸入“88碳賬戶”, 或在“我的淘寶”中點擊“88減碳周”活動入口,或在手機淘寶二樓查找“88碳賬戶”,即可授權開啟賬戶。
淘寶搜索“88碳賬戶”激勵玩法鼓勵減碳善意
由國家氣候中心主辦的《氣候變化研究進展》學術期刊發文顯示,我國家庭生活消費所引發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占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52%。然而對于用戶而言,如何真正開展減碳行為,并有效記錄生活中的減碳量,一直是個
難題。
此次阿里巴巴發布的“88碳賬戶”使用“1+N”母子賬戶形式,已接入菜鳥、閑魚、餓了么、天貓等APP的碳積分,涵蓋用戶吃、穿、用等生活場景。
由此,用戶能夠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
碳足跡地圖及減碳成果。例如點餐時不選用一次性餐具、在菜鳥驛站回收快遞紙箱等,在各APP端子賬戶沉淀碳積分的同時,積分也會匯集到母賬戶,讓低碳行為可知可感。
從碳賬戶玩法上,一系列激勵方式已經嵌入其中。比如,目前用戶在88碳賬戶上捐贈相應碳積分,可兌換無門檻現金紅包。碳積分既可以兌換由低碳友好商家提供的低碳商品折扣,也可以在各子賬戶的商城兌換專屬服務。此外,88碳賬戶還打造了榮譽體系,結合“碳寶”形象,用戶可積累碳積分,解鎖擬人化數字勛章。
履行15年15億噸承諾 放大“參與者經濟”的力量
去年年底,阿里巴巴發布國內互聯網科技企業首份碳中和行動報告,在國際通行的碳
減排標準“范圍1、2、3”之外,開創性提出“范圍3+”概念,承諾在自身運營和供應鏈之外,到2035年帶動生態累計減碳15億噸。
由此,圍繞平臺助力更大規模減碳的“參與者經濟”概念也進入社會的視野。此次阿里巴巴推出“88碳賬戶”,正是要加速推進“范圍3+”減碳,讓用戶端的減碳有清晰的計量工具。
此前,阿里云面向企業,推出了減碳工具“能耗寶”,在將企業用能情況數據化的同時,以算法優化用能,實現平均
節能率10%,截至目前已有1700家企業接入。隨著越來越多中小企業對于能耗管理、
碳減排的需求,能耗寶成為企業參與“范圍3+”的數字化減碳工具。
減碳,已成為社會共識,但如何將其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是主要難點。數字化減碳工具成為一種可行的解決方式,而它的前提,正是科學嚴謹的減碳測算和統一的碳計量標準。
阿里巴巴邀請
碳排放領域的
方法學開發機構,如中環聯合
認證中心、
北京綠色交易所、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天津
排放權交易所等,對“范圍3+”的減排項目做測算,并在2022年2月成立阿里巴巴碳中和專家委員會,評審確定了菜鳥、餓了么、天貓、閑魚等多個場景的“范圍3+”減碳項目方法學。
與此次“88碳賬戶”一同發布的《范圍3+減排:超越價值鏈的企業氣候行動方法學》,是在碳信托(Carbon Trust)的技術支持下,與中環聯合認證中心聯合發布的。該報告對于阿里巴巴2021年創新性提出的“范圍3+”給出了明晰的概念、原則與方法,進一步確保范圍3+減排量貢獻的統一性、準確性和合理性。
這一套方法學運行在“OPEN C+”底層技術系統上。該技術底層未來也將向社會開放,以幫助更多生態伙伴科學計量和推進幫助減碳。
與88碳賬戶一起到來的,還有88減碳周。發布會上,88碳賬戶攜手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北京綠色交易所,發起“一起踐行低碳生活理念”的聯合倡議,啟動“88減碳周-減碳達人排行榜”活動,8月8日至8月18日期間,廣東、北京和
浙江居民在淘寶APP搜索“88碳賬戶”,可選擇參與對應省市的排行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