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3-18 17:25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為了有效緩解氣候變化,越來越多的貿易政策工具將被采用,形成新的技 術性貿易壁壘,國際貿易的規則和協議因此有所改變。碳標簽作為一種將 商品生命周期中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 標識出來的方法,能直接影響消費 者 和廠商的消費和生產決策,被越來 越 多的學者提出。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出口國,一旦“碳足跡”認證,碳標簽制度開始普及, 出口商品很容易受到其他國家強制加注碳標簽的限制,從而影響貿易的可 持續發展。
(一)加強環保理念,提高低碳消費 意識中國改革開放 30 多年來雖然取得 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在一定程度上 犧牲了生態和環境。當前面臨全球氣候 及人類可持續發展問題時,需要媒體輿 論、政府組織的宣傳引導,將環境保護 的理念深入傳播到所有生產者、消 費 者的思想觀念中,甚至上升到社會 道 德的層面。這樣在國際貿易商品推廣碳標簽才會有一定的社會基礎,也 能 真正達到推動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二)加強出口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轉變出口增長方式我國傳統對外貿易出 口導向 型發 展模式,出口商品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特點,不具有可持續性,必須把競爭優勢轉變到 依靠高新技術層次上來。為了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環境,國際社會不約而 同地認為下一輪拉動經濟增長的驅 動 力是綠色能源和技術。所以改進現有的 生產工藝,發展環保和氣候友好技術, 是順應時代潮流的選擇。中國的企業要 想獲得源源不斷的生機和動力,應當具 有長遠的眼光,加大節能減排技術和能 源效率的研發投入,獲得新的機遇和發 展空間,國家貿易政策調整優先向競爭 力導向轉變。
(三)引入國際碳足跡認證標準,建 立碳標簽制度碳標簽工作關鍵的一 步就是 要鼓 勵碳足跡方面的研究工作,應積極追蹤 碳足跡研究方面的最新動態,關注相關 國際標準,形成合理的碳足跡核算 方 案,開展實際的試點工作。先在部分商 品上加注碳標簽,看實行的效果后再進 一步推廣。我國應積極參與開展相關碳足跡核算與認證業務,搶占國際碳標簽 市場。對于國外設置的碳標簽方面的技 術貿易壁壘,我們也可以用相應的方式 來進行規避,對出口商品做嚴格的碳排 放量方面的規定,對進口商品也同樣實 行一定的標準和認證要求,在一定程度 上緩解貿易摩擦。
(四)開展環境外交,爭取全球氣候 談判話語權氣候政策的實施也是 多邊協 商的結果,要積極參與國際氣候制度談判, 在貿易措施的論證階段也要考慮到貿 易伙伴國的反應,選擇最優博弈均衡 解。因此,中國應采取更為主動的策略, 積極參與全球氣候談判及相關法律 制 度的建設,以掌握氣候領域的規則制定 權,并成為全球氣候法律體系的主要構 建者之一。在參與全球氣候談判或法律 的制定過程中,既要防止西方發達國家 借環境問題限制中國經濟發展的傾向, 又要爭取全球氣候法律制度對中國的 長期崛起形成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