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3-18 17:58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昨日,湖北省《碳排放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獲批通過,納入試點的鄂企達138家,個人投資者也可開始“炒碳”。
據媒體從相關方面獲悉,不出意外的話,《辦法》將在近期公布,我省碳排放交易所將于4月初鳴鑼開市。這意味著,一個規模達240億元的碳市場,將在我省逐漸鋪開。
首批138家試點企業將被實施無償配額
作為全國7個試點之一,湖北可謂是爭分奪秒。深圳、上海、北京、天津和廣東等五個地方的試點已在2013年相繼啟動,重慶方面也在全面推進之中。
據了解,作為僅有的兩個試點省份,湖北與廣東一樣將公開競價引入到了市場中來。“來電咨詢的非常多。”昨日,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副總經理王海告訴記者,目前,我省碳排放數據庫和交易系統已建成,針對首批138家試點企業的培訓將于本月底完成,“按照計劃,下月初會正式啟動”。
與此同時,本報從省發改委相關部門獲悉,經反復調研論證,鄂版《辦法》已于昨日正式獲批通過,“近期將會正式對外公布”。
據《辦法》顯示,我省將對138家試點企業實施無償配額的方式,政府預留部分不超過配額總量的10%。其中,進入市場拍賣的不超過政府預留部分的30%,“收益用于支持企業碳減排、碳市場調控、碳交易市場建設等”。
資料顯示,我省首批試點企業的年耗煤量均超過6萬噸,主要涉及鋼鐵、化工、水泥、汽車制造、電力、有色金屬、玻璃、造紙等高能耗行業,占全省碳排放的35%、全省工業企業碳排放的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