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2023工業綠色發展成果展暨工業綠色發展大會在廣州正式拉開帷幕。南都灣財社記者了解到,包括百威、青島啤酒、嘉士伯等啤酒品牌均參與此次展會,亮出了企業綠色發展的新成果。
其中,打造“零碳”工廠成為推動酒類產業邁向綠色轉型的核心單元和關鍵環節。
在2023工業綠色發展成果展現場,百威展出了其在綠色生產和綠色物流、水資源管理、智慧農業、循環包裝等方面的成果。百威方面表示,2021年,百威武漢釀酒廠實現
碳中和,成為百威全球第一家碳中和釀酒廠;2022年,百威錦州釀酒廠實現碳中和,成為百威全球第二家碳中和釀酒廠。
截至2022年,百威在中國擁有12家國家級綠色工廠,在中國可再生
電力覆蓋率達43%,目前,昆明、錦州、佛山和資陽4家釀酒廠實現了100%可再生電力釀造。近期,百威佛山工廠建成百威亞太區首家分布式車棚光伏項目,預計自產光伏綠電將達到600萬度電/年。
嘉士伯同樣在向低碳轉型,該企業在2017年發布“共同邁向零目標”可持續發展戰略,其中,“零
碳足跡”目標是在2022年前實現100%使用可再生電力,并在2030年前實現所有酒廠碳中和。據了解,目前嘉士伯在中國所有酒廠已率先實現100%使用可再生電力。
青島啤酒在綠色工廠方面亦有布局。據了解,目前青島啤酒已有14家工廠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青啤的33家啤酒廠每年可減少二氧化
碳排放1.23萬噸。
在酒水飲料行業,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布局碳中和工廠。
2022年4月22日,達能旗下脈動品牌宣布位于武漢和邛崍的工廠率先實現碳中和;同年4月14日,元氣森林與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將攜手中林集團打造首家碳中和工廠;2022年2月28日,伊利集團獲得了全球知名國際檢驗
認證集團——必維集團頒發的碳中和工廠核查聲明,成為行業內首個布局“零碳工廠”的企業。
除了碳中和工廠,低碳化理念已經滲透到酒水企業的全產業鏈環節。
眾所周知,啤酒釀造與水資源密切相關。據了解,啤酒行業平均每生產一升啤酒,一般水耗約為5升。而2022年百威南寧工廠每百升啤酒生產用水量降至1.11百升,在百威全球釀酒廠中位居第一。
此外,百威還通過搭建供應鏈
碳管理平臺,從溫室氣體核算能力建設、現場輔導、制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設定基準年、規劃碳中和和凈零排放路徑圖及跟蹤進度等六大步驟為供應商提供關于他們自身的碳中和及凈零排放路徑的指導。
據品牌方介紹,2023年,百威計劃與20家供應商和53個工廠合作,幫助合作伙伴制定站點特定的碳足跡地圖,覆蓋整個價值鏈中32%的碳排放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