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政策準備就緒 CCER蓄勢待發

2023-8-31 16:08 來源: 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 馬梅若

8月28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力爭今年年內盡早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有效發揮市場機制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促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的重要作用。全國碳排放權市場2021年度、2022年度的配額發放和履約工作已于近期啟動。

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的交易產品是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對于其重啟,大多數專家都樂見其成。“CCER重啟是必然的。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是強制碳市場的補充,有利于遵約市場、企業實現低成本減排、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從國際和國內看,CCER的重啟已迫在眉睫。”北京綠色交易所副董事長梅德文表示。

政策準備就緒 CCER蓄勢待發

我國的CCER體系于2012年啟動建設,2015年進入交易階段。2017年暫停簽發。暫停簽發后,存量CCER仍可在地方碳市場上交易,并用于全國碳市場履約抵消。“CCER自2017年簽發暫停之后,就沒有再重新啟動。”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路孚特碳市場高級分析師譚琭玥表示,此前CCER沒有重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多部門協調,需要時間周期較長;二是目前政策所涵蓋的方法學等技術文件還沒確定,CCER政策需要與其協同。

而目前,相關條件正在成熟。2023年3月30日,生態環境部向社會公開征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建議,為后續CCER項目的簽發提供依據。6月27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建設項目初步驗收,為CCER的注冊登記和上線交易做好基礎設施準備。7月7日,生態環境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對《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進行了修訂,編制形成《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并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8月17日,北京綠色交易所發布《關于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系統交易相關服務安排的公告》,宣布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系統即日起開通開戶功能,明確了全國自愿減排交易的開戶主體、交易場所等重要信息。

“《管理辦法》的發布意味著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即將重啟,雖然具體的備案簽發還得等一等。”譚琭玥表示,目前,行業相關企業還在觀望新的方法學正式名錄細則等。《管理辦法》中有很多新的具體措施,可有效規避先前的數據質量問題。市場監管總局也會參與CCER的監管,會比以前嚴格。

數據質量一直是包括CCER在內的碳市場面臨的重要挑戰。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委會常委梁希認為,數據質量提升需要不斷完善方法學,同時加強第三方核查的力量以及加大政府監管和懲罰力度。長期來看,可以研究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并積極開展試驗和示范,而現階段這些手段的可實施性、經濟性也需要考慮。

整體來看,對CCER重啟的期待是一致的。“根據路孚特2023年碳調查問卷的最新結果,超過三分之一的問卷調查者認為CCER將于今年下半年重啟,接近三分之一的問卷調查者認為2024年將重啟。對于CCER未來價格的預測,近一半調查問卷填寫者認為將高于50元/噸。”譚琭玥表示,業內都在靜候CCER重啟佳音。

與全國碳市場互補 5%比例不高但效應明顯

自愿減排交易市場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互為補充,共同構成我國完整的碳交易體系。在同場發布會上,劉友賓表示,近期,全國碳排放權市場啟動了2021年度和2022年度的配額發放和履約工作,共納入發電企業2200多家,兩年度分別履約、配額清繳時間均截至2023年底,每家重點排放單位每年可使用CCER抵消年度應清繳配額量的5%。

不要小看這5%。隨著全國碳市場的啟動,CCER的需求量明顯上升。根據中金量化及ESG團隊的研究,CCER暫停簽發前,全國碳市場尚未上線交易,經過審定公示的CCER審定項目共2871個,備案項目861個,減排量備案項目254個,減排量備案5000多萬噸。在全國碳市場于2021年7月正式啟動后,僅在第一個履約周期就消納了3273萬噸CCER,對CCER的消納作用較為明顯。

在全國碳市場擴容、配額逐漸收緊的預期下,CCER供不應求且一段時間內沒有增量補充的情況,拉高了市場對于CCER重啟簽發的期待。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國碳市場的啟動讓CCER獲得了更大的發展機遇。此前,CCER市場多屬于自愿交易,缺乏足夠的激勵機制,交易的連續性和活躍性較為有限。但是,全國碳市場啟動后,CCER可用作強制履約的一種補充,根據目前的規定,能抵消總碳排的5%,這就有了交易價值。

實際上,市場期待CCER重啟,也是因為暫停簽發后,CCER存量消納導致供不應求,在部分市場價格維持高位。從數據來看,2020年和2021年的全國自愿減排碳市場成交量明顯高于往年,CCER存量進一步消納。2022年和2023年(截至6月)成交量低于前期水平。供應不足疊加需求上升,該情況整體提高了CCER價格水平。

當然,CCER重啟也引發了對供需失衡的擔憂。對此,梁希認為,需從開始加強項目把關,建立科學的市場預期,聚焦支持高質量減排項目進入市場,避免大量不符合要求、沒有額外性的項目涌入市場。專家提示,自愿減排市場不僅僅需要考慮數據質量問題,還需要考慮納入項目的質量問題,包括雙重計算、額外性、碳泄漏等因素。(8月28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力爭今年年內盡早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有效發揮市場機制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促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的重要作用。全國碳排放權市場2021年度、2022年度的配額發放和履約工作已于近期啟動。

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的交易產品是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對于其重啟,大多數專家都樂見其成。“CCER重啟是必然的。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是強制碳市場的補充,有利于遵約市場、企業實現低成本減排、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從國際和國內看,CCER的重啟已迫在眉睫。”北京綠色交易所副董事長梅德文表示。

政策準備就緒 CCER蓄勢待發

我國的CCER體系于2012年啟動建設,2015年進入交易階段。2017年暫停簽發。暫停簽發后,存量CCER仍可在地方碳市場上交易,并用于全國碳市場履約抵消。“CCER自2017年簽發暫停之后,就沒有再重新啟動。”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路孚特碳市場高級分析師譚琭玥表示,此前CCER沒有重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多部門協調,需要時間周期較長;二是目前政策所涵蓋的方法學等技術文件還沒確定,CCER政策需要與其協同。

而目前,相關條件正在成熟。2023年3月30日,生態環境部向社會公開征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建議,為后續CCER項目的簽發提供依據。6月27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建設項目初步驗收,為CCER的注冊登記和上線交易做好基礎設施準備。7月7日,生態環境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對《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進行了修訂,編制形成《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并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8月17日,北京綠色交易所發布《關于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系統交易相關服務安排的公告》,宣布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系統即日起開通開戶功能,明確了全國自愿減排交易的開戶主體、交易場所等重要信息。

“《管理辦法》的發布意味著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即將重啟,雖然具體的備案簽發還得等一等。”譚琭玥表示,目前,行業相關企業還在觀望新的方法學正式名錄細則等。《管理辦法》中有很多新的具體措施,可有效規避先前的數據質量問題。市場監管總局也會參與CCER的監管,會比以前嚴格。

數據質量一直是包括CCER在內的碳市場面臨的重要挑戰。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委會常委梁希認為,數據質量提升需要不斷完善方法學,同時加強第三方核查的力量以及加大政府監管和懲罰力度。長期來看,可以研究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并積極開展試驗和示范,而現階段這些手段的可實施性、經濟性也需要考慮。

整體來看,對CCER重啟的期待是一致的。“根據路孚特2023年碳調查問卷的最新結果,超過三分之一的問卷調查者認為CCER將于今年下半年重啟,接近三分之一的問卷調查者認為2024年將重啟。對于CCER未來價格的預測,近一半調查問卷填寫者認為將高于50元/噸。”譚琭玥表示,業內都在靜候CCER重啟佳音。

與全國碳市場互補 5%比例不高但效應明顯

自愿減排交易市場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互為補充,共同構成我國完整的碳交易體系。在同場發布會上,劉友賓表示,近期,全國碳排放權市場啟動了2021年度和2022年度的配額發放和履約工作,共納入發電企業2200多家,兩年度分別履約、配額清繳時間均截至2023年底,每家重點排放單位每年可使用CCER抵消年度應清繳配額量的5%。

不要小看這5%。隨著全國碳市場的啟動,CCER的需求量明顯上升。根據中金量化及ESG團隊的研究,CCER暫停簽發前,全國碳市場尚未上線交易,經過審定公示的CCER審定項目共2871個,備案項目861個,減排量備案項目254個,減排量備案5000多萬噸。在全國碳市場于2021年7月正式啟動后,僅在第一個履約周期就消納了3273萬噸CCER,對CCER的消納作用較為明顯。

在全國碳市場擴容、配額逐漸收緊的預期下,CCER供不應求且一段時間內沒有增量補充的情況,拉高了市場對于CCER重啟簽發的期待。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國碳市場的啟動讓CCER獲得了更大的發展機遇。此前,CCER市場多屬于自愿交易,缺乏足夠的激勵機制,交易的連續性和活躍性較為有限。但是,全國碳市場啟動后,CCER可用作強制履約的一種補充,根據目前的規定,能抵消總碳排的5%,這就有了交易價值。

實際上,市場期待CCER重啟,也是因為暫停簽發后,CCER存量消納導致供不應求,在部分市場價格維持高位。從數據來看,2020年和2021年的全國自愿減排碳市場成交量明顯高于往年,CCER存量進一步消納。2022年和2023年(截至6月)成交量低于前期水平。供應不足疊加需求上升,該情況整體提高了CCER價格水平。

當然,CCER重啟也引發了對供需失衡的擔憂。對此,梁希認為,需從開始加強項目把關,建立科學的市場預期,聚焦支持高質量減排項目進入市場,避免大量不符合要求、沒有額外性的項目涌入市場。專家提示,自愿減排市場不僅僅需要考慮數據質量問題,還需要考慮納入項目的質量問題,包括雙重計算、額外性、碳泄漏等因素。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