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專家:明年碳配額價格或將上漲 CCER將重啟推進綠色技術創新

2023-9-4 10:48 來源: 羊城晚報

  近期,全國碳排放市場啟動了2021、2022年度的配額發放和履約工作。生態環境部在8月28日新聞發布會上提到,生態環境部特別研究制定了柔性履約政策,配額缺口大的企業可預支2023年度的部分配額用于當前的清繳,但此政策僅限于2021和2022年度,以后不再實施。

  “這其實是針對部分無法按時履約但是又存在流動資金壓力的企業,相當于無息貸款。”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廣東省清潔發展機制研究與服務中心副主任駱志剛說,“到2024年履約的時候,碳配額價就可能會往上走,但是也要取決于明年企業實際排放量和得到配額之間的實際差距。”

  2023年碳排放配額被預支,明年配額價格或將上漲

  碳排放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進行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是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具有總量控制碳排放的優勢。相比于通過傳統的行政手段推動碳減排碳市場通過配額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將溫室氣體控排責任壓實到企業,推動企業加強碳排放管理,并利用市場機制發現合理碳價,為企業碳減排提供靈活選擇。

  從2011年起,我國在多個城市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并在2021年7月16日正式啟動全國碳市場交易。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2019-2020年度),生態環境部將2013-2019年任一年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及以上的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共2162家,納入重點排放單位名單。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報告》,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碳排放額累計交易成交量1.79億噸,累計成交額76.61億元,全國碳市場總體配額履約率為99.5%,共有1833家重點排放單位按時足額完成清繳,178家部分完成清繳。

  根據《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 (發電行業)》顯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采用的是基于碳排放強度控制目標的行業基準法,配額總量核算公式為:機組配額總量=供電基準值×實際供電量×修正系數+供熱基準值×實際供熱量,再通過預分配和核定分配兩個階段全部免費發放。這種配額方式對重點排放單位的規模效益作出了要求——發一度電需要排放更多二氧化碳的單位不但要承擔更多的生產成本,也會面對更多的碳排放履約差額。

  “從報告上看,第一個周期的履約情況數據其實是比較樂觀的,而這一次部委允許部分企業預支未來的配額,一方面反映了重點排放單位今年的清繳壓力,一方面也可以督促他們在明年的過程中更重視碳排放管理與綠色技術創新。”駱志剛說。

  ccer今年內重啟,市場效益反推技術創新

  我國的碳交易體系除了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還有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在8月2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還提到,力爭今年年內盡早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有效發揮市場機制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促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的重要作用。

  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不同,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的交易產品是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即CCER,是指對我國境內可再生能源、林業碳匯、甲烷利用等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效果進行量化核證,并在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注冊登記系統中登記的溫室氣體減排量。

  我國的CCER體系在2012年便啟動建設,2015年進入交易階段,在2017年暫停簽發。但簽發暫停后,存量的CCER仍可在地方碳市場上交易。根據生態環境部2021年1月發布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重點排放單位每年可以使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抵銷碳排放配額的清繳,抵銷比例不得超過應清繳碳排放配額的5%。相關規定由生態環境部另行制定。

  “CCER的啟動意義重大,大家對其充滿期待。”廣東碳金通融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劉彬表示,CCER可以調動非控排企業參與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同時極大推動我國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比如畜牧業一直在推進的,關于通過生物醫藥技術控制牛的腸道菌群,減少甲烷的排放等研究。現在企業除了可以賣技術專利,還可以申請自愿減排項目,賣CCER,用市場效益反推技術創新。”

  同時他也提到,重點排放單位只可通過購買CCER最高抵消碳排放配額的5%,這很好地維護了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穩定。同時,CCER也可以成為碳交易市場的“調控池”,通過對自愿減排項目準入條件的設定,達到對碳市場進行調控的結果。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