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雙碳”目標導向,
安徽各地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提高集約循環資源利用效率,為高質量發展“蓄能添力”。
在國家級綠色礦山企業霍邱六興礦業,記者看到,全封閉的自動化生產線內,90多個粉塵回收裝置,讓礦山開采的每一道環節都實現清潔生產,同時企業按照邊開采邊治理的要求,每年都大手筆投入,進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今年前三季度,我們在生態修復上投入(資金)就達到500多萬元,努力實現礦山開發的低碳、高效、環保目標。
霍邱縣礦產資源豐富,鐵礦儲量位居全國第五、華東第一。當地通過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目前全縣共有國家級綠色礦山四家、省級綠色礦山兩家。
我們按照國家級綠色礦山的標準建設,堅持綠色發展的目標,來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在阜陽界首市,這個國家級綠色工廠主要從事廢舊鉛蓄電池綠色循環綜合利用。企業自主研發的熔鑄系統,將主材料鉛的綜合回收率提升到99.3%以上,單位能耗比傳統工藝下降了40%以上。
我們通過和高校的產學研合作,40多項綠色技術應用到我們生產的各個環節,每年可節省標煤5.9萬噸,減少了二氧化
碳排放量22萬噸,我們目前產值已經超過90億元。
為實現全程綠色制造,界首市還從項目申報、科技創新、技術改造、金融
政策等方面對企業綠色發展進行扶持,加快先進生產工藝裝備的應用。
對企業常態化開展
節能診斷,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創新,引導企業走節能
減排和綠色發展之路,截至目前,界首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10家。
節能降碳,增強“綠”動力。在池州,安徽銅冠
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0萬噸鋅合金項目正在抓緊建設。得益于新工藝的運用,如今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次氧化鋅煤耗只需要1770公斤/噸,而在過去需要2200公斤/噸。
陸續實施了粒煤優化提升改造等節能技改項目,1至9月份工業總產值達到47.39億元,同比增長23.91%,用煤量同比減少6000噸,綜合降碳16000噸。
今年以來,池州市“一企一策”推進重點耗能企業節能技術改造,前三季度,全市工業技改項目投資同比增長29.8%,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8%。
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的經濟體系,加快把生態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安徽各地正加快實施傳統產業清潔化循環化低碳化改造,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目前,全省擁有國家級綠色工廠165家、居全國第六位,綠色園區17個、居全國第二位。節能降碳為安徽高質量發展“蓄能添力”
分享到
2023-11-07 07:34來源: 安徽電視臺
瞄準“雙碳”目標導向,安徽各地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提高集約循環資源利用效率,為高質量發展“蓄能添力”。
在國家級綠色礦山企業霍邱六興礦業,記者看到,全封閉的自動化生產線內,90多個粉塵回收裝置,讓礦山開采的每一道環節都實現清潔生產,同時企業按照邊開采邊治理的要求,每年都大手筆投入,進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今年前三季度,我們在生態修復上投入(資金)就達到500多萬元,努力實現礦山開發的低碳、高效、環保目標。
霍邱縣礦產資源豐富,鐵礦儲量位居全國第五、華東第一。當地通過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目前全縣共有國家級綠色礦山四家、省級綠色礦山兩家。
我們按照國家級綠色礦山的標準建設,堅持綠色發展的目標,來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在阜陽界首市,這個國家級綠色工廠主要從事廢舊鉛蓄電池綠色循環綜合利用。企業自主研發的熔鑄系統,將主材料鉛的綜合回收率提升到99.3%以上,單位能耗比傳統工藝下降了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