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期而至。與往屆進博會相比,本屆進博會的“朋友圈”進一步擴大,參展的世界500強、行業龍頭企業以及創新型中小企業,數量均為歷屆之最。
除了參展商規模擴大,第六屆進博會上的綠色元素變得尤為突出。據悉,本屆進博會以“零碳零塑辦博,綠色智慧出行”為目標,通過綠電交易方式和以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驅動為主體的新能源汽車作為會議擺渡車,實現了100%全綠電辦展,預計可以
減排二氧化碳3360噸。
在汽車展區,特斯拉、奔馳、寶馬、豐田等全球十五大整車品牌集中也展示了旗下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傳遞出各家企業錨定綠色轉型的堅定目標。
新能源汽車云集
電動化勢不可擋
公開信息顯示,第六屆進博會的汽車展區圍繞“共創移動出行美好未來”主題,分為整車及新能源車、智慧出行專區和多模式
交通三大板塊。
在整車展區,多數參展車企均展示了旗下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寶馬集團、現代汽車集團、特斯拉均為連續參展進博會六年的“全勤生”。
在梅賽德斯-奔馳展臺,公司展示了純電轎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等六款新能源產品。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唐仕凱表示,進博會是中國展示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也是國際貿易的重要舞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
市場,也是梅賽德斯-奔馳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梅賽德斯-奔馳將繼續推進在華電動化轉型,為中國汽車產業升級和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寶馬集團也將中國汽車市場視作為重要的市場之一。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透露道,對于寶馬集團而言,中國是最具戰略意義的市場之一。開放促進繁榮,外資企業可以借助進博會的平臺,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增進各國之間相互理解與合作。
寶馬集團內部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介紹道,在本屆進博會上,寶馬集團攜五款新能源產品亮相。
追求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不僅是寶馬集團的新戰略,也是豐田汽車和現代汽車的目標所在。據悉,在本屆進博會上,豐田汽車展示了公司氫能產品從制造到
運輸,再到存儲和使用等一系列技術應用的場景。
豐田汽車的內部人士介紹,未來豐田會將氫燃料電池技術進一步運用到
公交車、卡車、工程機械、船和鐵道等多個應用領域。
連續6年打卡“進博會”的現代汽車,則攜首個電動汽車專用平臺——E-GMP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代表,蔚來高端電動轎車ET7成為了本屆進博會的官方指定接待用車,向全球參展嘉賓展示了中國的綠色出行解決方案。
“黑科技”滿滿
智能化引領產業新方向
電動化與智能化是最近幾年來汽車企業轉型的重要方向,而在本屆進博會上,前來參展的汽車企業透露了各自在汽車智能化領域的前瞻布局。
在特斯拉展臺上,其展區尤為吸睛,引起了很多車迷前來觀展、打卡。特斯拉內部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此次特斯拉特別將展臺的設計與汽車展區“共創移動出行美好未來”的主題結合,重點圍繞電動車、工廠、充電、能源等板塊,將特斯拉進入中國十年內的里程碑事件作為內容動線串聯,旨在帶領參會觀眾了解特斯拉“不止于車”的產業布局。
在豐田展區,小馬智行與豐田合作的首款純電自動駕駛
出租車(Robotaxi)概念車重磅亮相,這是豐田在技術和商業兩方面與合作伙伴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的重要舉措。
據悉,豐田bZ4X Robotaxi上搭載了專為Robotaxi設計的車輛控制交互系統、主要控制系統的冗余化等先進技術,以及小馬智行滿足車規級設計的第七代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
在大眾汽車集團展區,公司攜大眾、奧迪、保時捷品牌集體參展外,還重點展示了公司旗下軟件公司CARIAD中國研發的智能座艙模擬器第一代試驗機“元創魔方”。今年年初,“元創魔方”已投入使用。未來,經“元創實驗室”孵化的“軟硬件結合”創新應用,都將以“元創魔方”作為主要測試平臺。此外,CARIAD中國還圍繞著手機與汽車互聯的趨勢,帶來了與vivo聯合研發的“Gamebase”創新功能以及全新融合操作界面。
除了這些大型車企,在第六屆進博會汽車展區現場,也涌現了一批新創企業。例如,來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機器人實驗室的海歸留學生們,為解決中國新能源汽車快充樁利用率偏低的
問題,打造了一款蛇形充電機器人。這款機器人產品,可以大大提升充電樁的充電利用率。
在進博會現場,該項目負責人向證券時報記者展示了蛇形充電機器人的使用方法。據他透露,他們的創業團隊于2023年1月才成立,將在今年年底與南方電網展開合作并進行試點應用。
中國汽車國際化
進入2.0時代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擴大優質進口,豐富消費選擇,努力把辦展成果轉化為生活品質,在第六屆進博會期間,汽車展區可提供現場訂貨服務。
據悉,包括寶馬、福特、現代、捷豹路虎、梅賽德斯-奔馳等在內的15家汽車品牌的50余款車型,均可實現連展帶售。這當中,既包括加速最快的純電動車,也包括全球限量款SUV和在中國首發的越野旅居房車。
除了“展品變商品”的亮點,本屆進博會上還特別圍繞著汽車產業鏈的發展趨勢,舉辦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
論壇。
論壇現場,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會長、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表示,中國汽車產業正在走向以技術變革、產業重構、生態融合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在他看來,過去,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的1.0時代是合資的天下,是市場換技術的單向模式。現在,中國新能源與智能化技術的強勢崛起和合資股比的完全放開,標志著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進入了2.0時代,自主、合資、外資,產品合作、技術合作、生態合作將百花齊放。近期出現的合資車企中方在技術產品層面反哺外方、新勢力與跨國公司謀求戰略合作等,正是這個新時代的生動寫照。
王俠認為,國際化是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國際化也一定是全球車企共同的國際化,汽車產業的開放、共贏需要協力推動。中國汽車出海有助于讓全世界的消費者享受到新技術帶來的出行體驗。
對于中國汽車產品出口帶來的溢出效應,波蘭投資貿易局駐華辦事處首席代表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歐洲提出的綠色發展和綠色經濟改革,在新能源汽車板塊,是離不開中國企業或者中國技術來支撐的。相信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波蘭可以和諸多中國企業展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