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外賣餐盒正搖身一變,成為手機殼甚至一個電子產品上的配件。
很久之前,外賣餐盒回收面臨兩頭堵的
難題——處在上游的餐盒缺乏售賣渠道,個人收集并售賣的動力不足;下游的回收機構因餐盒回收成本高、附加值低等原因,導致回收動力不足。
為改善這樣的現狀,近幾年,全國各地都在
政策層面推動餐盒回收。早在2020年7月,廈門市修訂了《生活垃圾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指導目錄》,外賣餐盒被列入低值可回收物,推動了餐盒的回收和循環再生利用。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明確了餐盒回收是實現外賣行業塑料廢棄物包裝減量的重要路徑。
企業端,美團外賣等平臺也在積極鏈接上下游,探索外賣餐盒規?;厥绽寐窂?。2017年美團率先推出環境保護行動“青山計劃”后,就一直在推動餐盒回收與再利用的進程。當下,“青山計劃”已在全國14個省份聯動回收企業開展規?;诸惣安秃谢厥枕椖?。
在政府、回收企業、外賣平臺、專業機構等各相關方的共同推動下,這樣的“盒”聚變正在全國層面拓展開來。
小餐盒背后的大生意
曾幾何時,收廢品甚至都不能稱之為生意,而僅僅是維持溫飽的生存手段。如今,隨著外賣餐盒回收價值的提高以及后端產業鏈的完善,小區里收廢品的大爺大媽月入過萬也是很容易的。看似并不值錢的外賣餐盒,其回收價值并不低于常見的廢紙、塑料瓶等。
回收故事背后的變遷一方面,是系列環保政策逐漸便利個人對餐盒的回收,另一方面,餐盒也在逐漸被賦予更高的回收價值和發展潛力。為此,回收鏈條上的各環節企業主動“出擊”,挖掘外賣餐盒的環保與經濟效益。
比如,今年7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聯合美團“青山計劃”與10家回收機構達成合作,在全國更多城市啟動“盒聚變”塑料餐盒回收行動,推進規?;⒊B化的餐盒回收項目落地。
作為美團“青山計劃”中餐盒回收項目的合作企業,
北京廣利福源再生資源回收
市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利)就實現了餐盒的變廢為寶。“回收的餐盒在我們分揀中心會進行壓縮和打包,之后會送往下游企業進行破碎,變成r-PP粒子之后是有廣泛的應用場景的,比如
建材、汽車、家居等行業。同時,青山計劃也給我們提供很多幫助,比如餐盒回收選址的技術支持,讓我們能在合理的位置建設合理的回收站點?!睆V利相關負責人說道。
至此,一個看似無用的外賣餐盒就結束了一趟轟轟烈烈的回收之旅。僅在廣利,通過與美團“青山計劃”的合作,一年回收的餐盒重量就在800噸以上,僅這一項業務就為企業帶來了超百萬的營收。
萬噸級塑料餐盒回收拉開序幕
近年來,我國再生資源回收率雖穩步提升,但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其中,外賣餐盒作為一項典型的低價值可回收物,也一度面臨回收率低的困境。
而當下,作為市場力量,像廣利這樣通過和美團青山計劃的合作,將餐盒轉變為資源的成功案例,正在越來越多出現,這也不斷提升餐盒乃至整體市場的回收利用率。
市場層面之外,政策也在發揮巨大的力量。早在2021年,北京市就提出將低值可回收物列入《北京市可回收物指導目錄》,此后蘇州、上海、
山西等地都提出推進低價值可回收物體系建設。
多重因素助推下,截至今年10月,“青山計劃”已在全國15個城市,累計回收超過1.47萬噸塑料餐盒,助力減碳約2.28萬噸。并且,除了推進餐盒回收,青山計劃聯動相關方,以“減量、替代、回收”并重的治理思路,推進“無需餐具”源頭減量,探索包裝材料及制品創新,增加外賣行業的綠色包裝供給。截止今年10月底,已有超3.9億美團外賣用戶選擇“無需餐具”,“青山計劃”累計孵化并投放41款291萬件綠色包裝制品。
2023年9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和北京資源強制回收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布的《廈門市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模式研究報告》顯示,回收1噸廢塑料將減少1.5~2.2噸
碳排放,相當于700~750升無鉛汽油或柴油燃燒碳排放量。這意味著,隨著“青山計劃”的餐盒規模化回收試點落地并擴張,也將為國內碳
減排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