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寒冬料峭,室內卻溫暖如春。走進
山東濟寧市文化中心圖書館,一股暖流涌上全身。在這背后,一種綠色、低碳、可再生能源系統在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我們以淺層地熱能建設了分布式綠色低碳綜合能源站,滿足這里的全年供暖和空調需求。這套能源站系統,較‘冷水機+市政集中供熱/燃氣集中供熱’,每年節省運行成本約500-800萬元,有效降低了系統運行成本,實現了穩定、安全、高效運行。”濟寧市文化中心負責人說。
為強化可再生能源
政策標準引領,濟寧市明確綠色發展要求,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并積極開展系列標準研發編制工作,為實現大型公共建筑
節能高效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依托3個省級綠色生態示范城區、9個省級綠色生態示范城鎮,鼓勵低碳社區園區改造、建設,引領綠色低碳新城建設。
廠區環境干凈整潔,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在進行預制件生產,看不到任何粉塵……這是在位于任城區的濟寧運河經濟開發區山東海龍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場景。
作為一家裝配式建筑生產企業,海龍建筑擁有30萬平方米的綠色建筑產業化生產研發基地,10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基地采用全自動化生產線、BIM技術、智能識別系統等技術,實現了從設計、生產、物流到安裝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
在運河經濟開發區,像海龍建筑這樣的企業還有30多家。任城區堅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制造強區”戰略,立足產業基礎和優勢產業,依托中煤建設、中建海龍、匯源杭蕭鋼構、國屹新型
建材等30余家企業,形成了涵蓋新型建筑工業化設計、生產、施工、裝配化裝修、裝備制造、建材生產、科技研發等新型建筑工業化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下一步,濟寧市將全力推動高星級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高品質裝配式建筑集聚發展,積極打造新型建筑工業化全產業鏈,為推動城鄉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濟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三級調研員趙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