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我國碳排放配額有償競價漸熱

2023-12-7 16:27 來源: 中國能源報

市場運行基礎比較完備后,可以逐步推進免費分配向免費分配與有償分配結合的混合分配模式過渡。

強制性配額交易市場是全國碳交易市場的重要組成,碳排放配額分配方式作為交易基礎,其發展進程持續受到行業關注。今年11月,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組織了兩場上海碳排放配額有償競價。從第一次有償競價結果來看,有償發放總量100萬噸,統一成交價為67.51元/噸,總成交金額達6751萬元。

這不是我國碳排放試點首次開展配額有償競價活動。如何看待兩種分配方式的區別?目前我國有償競價方式的現狀如何?為保障全國碳市場健康成長,配額分配方式應如何發展?

兩種分配方式結合

免費分配和有償分配是碳市場配額分配的兩種方式,企業可以通過免費或有償的形式獲得國家對重點排放單位發放的允許排放的碳排放量。當前,全國碳市場以免費配額分配方式為主。

兩種配額分配方式的目的、操作流程、實施效果等均有所不同。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向《中國能源報》記者解釋,對于企業而言,在配額完全免費分配的機制下,企業獲取配額的方式僅包括政府免費發放的初始配額和參與市場交易購買配額,即企業只能在二級市場進行配額交易。在有償分配的機制下,企業配額的獲取方式除上述情況外,還可通過拍賣等方式在一級市場中購入配額,獲得配額的方式更加靈活。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管理研究中心能源與環境經濟研究室主任呂連宏解釋,全國碳市場建立初期,為不增加企業負擔并保證企業參與度,讓企業適應碳市場規則,避免碳泄漏風險,多采用免費分配方式。有償分配體現了“污染者付費”原則,有助于提高市場活躍度,強化碳價格信號引導,發揮碳市場激勵企業應用綠色低碳技術和減排溫室氣體的作用,也能增加政府財政收入。“碳市場運行基礎比較完備后,可以逐步推進免費分配向免費分配與有償分配結合的混合分配模式過渡。”

據了解,近十年來,上海碳市場逐步通過降低免費分配的比例,以此提高企業對碳成本的認識。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伴隨著上海碳市場的逐步成熟,自2016年起,上海碳排放市場的免費發放比例從2013-2015年的100%調整為根據納管企業高碳能源使用情況設定不同的免費比例(93%-99%之間)。“這樣的漸進性改革舉措,進一步壓實了納管企業的減排主體責任,也兼顧了企業的產業升級和技術改造,同時對于提高碳市場的活躍度和價格發現能力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交易活動增多

“目前,我國共建有8個地方試點碳市場,允許由當地的主管部門根據本地情況制定規則。除福建外,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等地組織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有償分配實踐,對進一步完善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方式具有重要意義。”呂連宏表示。

早在2015年,廣東省便組織了一次2015年度碳排放配額有償競價發放活動,最終以統一成交價16.1元/噸完成全部30萬噸2015年度配額的競拍。近兩年,各試點組織碳排放配額有償競價活動愈加頻繁。2022年12月,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開展兩批次政府預留配額拍賣工作,拍賣基價為38.88元/噸,最終平均成交價格分別為42.64元/噸和46.17元/噸;今年8月1日,北京綠色交易所組織實施北京市2022年度碳排放權配額有償競價發放,有償競價發放總量150萬噸,競價底價98.73元/噸,最終總共60家單位競價成功,成交總量150萬噸,統一成交價105元/噸,成交總額達1.57億元。

王科表示:“試點碳市場的目的之一是為全國統一碳市場‘試水’,試點碳市場主管部門鼓勵嘗試不同類型的配額分配方法,給予大力支持與保障。試點碳市場納管企業較少,對政策調整的試錯成本較低,產生的影響總體可控。”

亟待完善體制機制

“試點碳市場基于本地區實際積極進行有償分配實踐,多樣化的探索體現了試點碳市場主管部門的管理思路,為全國碳市場開展配額有償分配提供了重要的實踐經驗。”王科舉例,比如差異化確定有償分配的參與方、比例、資金用途等。

不過,當前有償分配政策文件層級偏低,法律約束力有限,相關配套制度不夠完善,有償分配收入資金使用機制需進一步明確。“配額從免費分配向有償分配過渡,是全球碳市場大勢所趨。從歐盟碳市場的發展經驗來看,通過立法確定碳排放總量并明確減排目標,根據碳市場建設和發展情況逐步推進免費發放為主向有償發放為主轉變,大約經歷了8年時間。”呂連宏說。

王科稱,全球各個碳交易體系在推行配額有償分配的過程中,要結合不同行業減排潛力、價格傳導機制差異、碳泄漏風險等因素對不同區域、不同行業設定差異化的有償分配比例,保障行業公平性,并設置指定特定用途的專項基金部署拍賣收入,鼓勵低碳創新,建立其他補充機制與配額有償分配配合使用。“這需要持續完善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方法體系,豐富全國碳市場行業類型與交易主體,推進中國碳市場和國際碳市場的接軌。”

呂連宏表示,全國碳市場運行時間不長,體制機制還需在運行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表明,我國碳市場頂層設計對有償分配的引入已有考慮。結合國外碳市場、試點碳市場相關經驗,全國碳市場可根據發展需要在未來適時引入有償分配,逐步形成‘免費+有償’的混合分配模式。”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