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居民不僅是重要的終端碳
減排主體,也是反推生產端
節能減排改革的主力軍。因此,引導居民主動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正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基礎和最直接的路徑。
生態環境作為一種公共物品,易造成“公地悲劇”,需要政府進行有效引導。然而,在引導個體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上,柔性管理這一工具的地位和作用已經越來越突出。《城市居民自愿減碳行為與助推策略》(岳婷,龍如銀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3年8月版)主要針對我國居民生活領域低碳化缺乏系統的長效激勵機制、創新性的制度設計以及有效常態化的引導等
問題,創新性地引入柔性助推的思想,深入研究城市居民自愿減碳行為驅動機理及引導策略,旨在彌合行為主體減碳意愿與行為之間的缺口,探明成本低、效率高、效益大的以“小”撥“大”長效引導機制,有效挖掘居民減碳潛力,助推居民自愿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崇尚低碳、科學減碳的社會風氣和行為規范,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本專著選題源于現實情況,聚焦前沿,獨辟蹊徑,問題剖析深入,有如下特色和創新:首先,從多領域、大范圍、微視角探明自愿減碳行為的概念、外延、類型和影響因素,分析居民自愿減碳行為實施現狀、困境及根源。其次,以“認知-情感-動機-行為”模型為基礎,采用質性研究和量化檢驗相結合的方法,從多元動機和柔性助推視角厘清了自愿減碳行為驅動機理。再次,篩選關鍵驅動因素,設計減碳助推干預實驗方案并開展情境實驗,比較分析默認選項、獲益/損失框架、示范性規范等助推策略對居民心理變量和自愿減碳行為的影響。最后,根據實證檢驗和情境實驗的研究結果,設計具有本土化、原創性特點的城市居民自愿減碳行為引導策略。
本專著能夠為國家相關部門的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和
政策建議,促進符合現實情境的居民減碳行為助推機制的形成與完善,是我國可持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思路和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