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前全球范圍內溫室氣體排放交易市場制度設計來看,碳排放權配額的分配方式主要有:(1)免費發放;(2)拍賣發放;(3)以ZF規定的固定價格購買配額。根據現有碳交易市場的實踐,免費發放和拍賣發放配額的方式已有較為豐富的經驗。從2005年開始啟動的歐盟溫室氣體排放交易市場(EU-ETS—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采用的是基于參與主體歷史排放水平為基準進行免費發放配額的“祖父法”;從2009年開始啟動的美國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RGGI—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采用的是以排放主體競拍單位配額的“拍賣法”。在借鑒EU-ETS和RGGI的已有配額發放方式利弊得失的基礎上,最近澳大利亞引入了“固定價格購買法”、新西蘭則采取“以行業為基準的混合配額法”的配額發放新方式。“固定價格購買法”和“混合配額法”的出現,表明當前國際碳交易市場的建設仍處在“從實踐中學習”(Learning by Doing)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