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
碳交易網了解,作為保障綠色建筑順利實施不可或缺的一環,綠色建筑的
認證也是人們頗為關注的
問題?,F在國家正在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基本上大多數新建項目都要用相關的認證標準去建設,尤其是保障房和一些高端的商業建筑等。
據了解, LEED認證是一套開發實施經歷了25年的國際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由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USGBC)負責開發和推廣。但目前在我國,LEED認證主要是面對高端客戶,比如外企或者CBD區域;另外,一些外企外商投資時,如果涉及到租用一些建筑或者場地,也會要求達到這個標準。
而另一種認證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簡稱“綠標”)是當前我國政府大力推廣的。據介紹,這是我國第一個推薦性國家標準,強調“節地、
節能、節水、節材及環境保護”的“四節一環?!本G色理念。2006以來,綠標已經成為國內最主流的綠色建筑認證體系之一。
現在的建筑在設計時就會用到綠色建筑的技術,這是強制性的?,F在正大面積推廣,其中有一些政府項目作為示范走在前面。某從業人員說道。
盡管如此,對于當前綠色建筑認證體系的發展,依然存在一些“國家有標準,企業不執行或執行力度不夠”的問題。對此,相關從業人員坦言國內開發商進行綠標認證,首先是因為要遵循國家
政策,然后是國家有一些補貼和獎勵,利用的時候能節省能源,減少二氧化
碳排放。至于企業如何增強社會責任感,還需要政府引導。
從業內人員的角度來說,也要盡量主動地幫助開發商去做這樣的認證,從設計方角度來說,要從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盡量考慮綠色技術的使用,這是需要自覺的。
事實上,從
市場的角度來說,真正能推動開發商等相關單位進行綠色建筑認證的理由大概依然要從經濟利益上來看。對于企業來說,追逐利益無可厚非,而如何讓企業利益與社會責任、公眾利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可能還需要來自各方的警醒與自覺。
當前,環境問題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來自霧霾與污水的重重壓力又一次掀起了綠色建筑的熱潮。毋庸置疑,我國綠色建筑將借勢而行、蓬勃發展,然而,如何避免只吆喝空呼喊?如何保障其穩步、持續地健康發展?不可否認,綠色建筑繁榮時代的到來的確還需要一些更為腳踏實地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