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于2018年正式開始推動碳標簽體系建設, 由中國低碳委主導,聯合政、產、學、研各界力量,率先在電器電子行業開展試點,制定電器電子產品碳標簽評價系列標準,構建碳標簽評價服務體系。
2019年8月,我國《碳標簽標識》(T/DZJN 004—2019)團體標準正式發布,規定了碳標簽樣式,可顯示
碳排放數值和評價等級。共分為三個星級:一星級為碳披露產品,二星級為減碳產品,三星級為低碳產品。
2019年6月5日,經中國電子
節能技術協會和中國質量
認證中心聯合認證,湖州明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石墨烯散熱LED模組產品獲得我國首張“產品碳標簽評價證書”。
自此,企業紛紛開展碳標簽評價工作,已有電器電子、農產品、日用品、能源
化工、建筑材料等眾多行業的多個產品獲得了“產品碳標簽評價證書”。中國低碳委提出,要在2025年之前完成100類產品或服務的碳標簽評價標準的制定。
2021年8月《行業統一推行的產品碳標簽自愿性評價實施規則(暫行)》發布,在為全行業碳標簽評價提供指導原則的同時,不斷加強各行業具體實施細則的制定和修訂工作。
2022年1月,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發布第一批碳達峰
碳中和專項團體標準制定計劃,共啟動18項標準的制定工作,包含公共
交通、數據中心、職業技能、冰箱、電纜、智能機器人、碳積分等多個行業的產品和服務碳標簽類型。
2、碳標簽依據標準及方法
目前中國的碳標簽根據標的物主要分為企業碳標簽和產品碳標簽。
企業碳標簽是指對企業經營期間由生產經營活動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行評估,將估算的結果以標簽的形式表示出來,量化企業的碳信息。2022年1月,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發布《企業碳標簽評價通則》(T/DZJN 75—2022),為企業碳標簽評價提供了依據。
產品碳標簽是將產品原料開采、
運輸、生產加工、使用、回收利用、處理處置等生命周期階段的
碳足跡核算結果用標簽的形式表現出來。產品碳足跡核算是產品碳標簽評價的基礎。
目前,主流的碳足跡核算方法是生命周期評價法(LCA)。通常,生命周期評價包括四個步驟:
①確定研究目的與范圍;
②建立生命周期評價清單;
③根據清單對所研究產品的環境影響進行量化評估;
④對影響評價結果進行解釋,形成建議。
其中,在確定核算邊界時,主要包括兩種邊界:“從搖籃到大門”和“從搖籃到墳墓”。“搖籃”是指產品誕生,“大門”是指產品制成出廠,“墳墓”是指產品最終廢棄并被處理處置。
“從搖籃到大門”是主要關注產品從原材料開采到制成出廠的生命周期階段,忽視產品的使用、廢棄階段;“從搖籃到墳墓”則是產品從原材料開采到最終廢棄處置階段的全生命周期都要考慮。
一般來說,如果是生產中間產品,采用“從搖籃到大門”為核算邊界;如果是生產最終成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則采用“從搖籃到墳墓”為核算邊界。
目前,中國碳標簽評價依據的標準可以分為碳足跡核算標準和碳標簽評價標準。碳足跡核算標準主要是以國際通用標準為大前提,實施具體行業評價時,參考國內領頭行業協會制定的團體標準。國際通用標準主要有
《PAS 2050:2008商品和服務在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評價規范》由英國標準協會發布,是全球首個針對產品碳足跡的核算標準。
該標準由英國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以及英國碳信托兩個組織聯合發起,主要用來對產品和服務在其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進行核算與評估。
《溫室氣體核算體系:產品壽命周期核算與報告標準》是一項面向消費者的標準,由世界資源研究所和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聯合制定,該標準是根據際上得到廣泛認可的一項用于計算產品碳足跡的標準。
《ISO14067:2018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要求與指南》在ISO 14067中,產品碳足跡的定義為:基于生命周期法評估得到的一個產品體系中對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的總和,以二氧化碳當量表示其結果。
中國碳標簽評價標準主要包括《電器電子產品碳足跡評價通則》(T/DZJN 001-2018)、電器電子產品碳足跡評價系列標準、《碳標簽標識》(T/DZJN004—2019)、《行業統一推行的產品碳標簽自愿性評價實施規則》、《企業碳標簽評價通則》(T/DZJN 75—2022)等。
2022年1月20日,《企業碳標簽評價通則》(T/DZJN 75—2022)發布。不同于產品碳標簽,該標準立足企業整體,通過綜合評估其低碳性能與潛力,授予企業碳標簽,從宏觀調動企業低碳建設,樹立低碳形象。該標準是我國首個企業碳標簽評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