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期貨合約的要素設計不是拍腦袋決定的,要經得起市場檢驗就需要一定的數據支撐,而碳現貨市場的交易數據可以為期貨合約設計提供了數據支持。比如現貨交易所關于單筆交易量的統計,為設計期貨合約價值提供參考;現貨交易所統計的價格波動區間,如
北京88%的交易日價格波動在5%以內,98%的交易日價格波動在10%以內,這為設計期貨合約的保證金比例提供借鑒,因為保證金比例需要根據價格波動預測來設計;現貨交易所統計的持倉量信息幫助設計期貨交易的持倉量;現貨交易的頻次分布可以作為期貨合約期限和交割時間的重要參考,例如履約期臨近的兩個月現貨交易頻繁,那么期貨合約的期限設計就應該考慮這個需要,交割日期最好回避這個高峰期,避免對現貨市場的疊加擾動。
當然,碳現貨市場做好以上準備還不夠,其市場化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為了順利對接碳期貨市場,碳現貨市場可以在幾個方面積極作為,一是加快建設全國統一
碳市場,這是做大市場規模的必由之路;二是進一步開放市場,降低門檻,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參與者,這也是市場機制的內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