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信股份發布《2023年度環境、社會及治理報告》。這是中信股份連續第十年發布ESG報告,報告披露了中信股份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舉措與成果,以及在環保和社會責任方面的承諾與行動。
報告顯示,中信股份連續兩年發布《碳達峰
碳中和白皮書》,編制行業首份碳損益表,系統提升企業環境績效表現。
在工業領域,中信股份旗下中信戴卡委托
第三方對公司總部和某重點產品開展
碳足跡核查工作,并出具溫室氣體排放核查報告和產品碳足跡核查報告,充分評估
減排成果和潛在機會,為制定更有效的減排策略提供依據。中信泰富特鋼構建企業“礦-焦-鐵-鋼-材”全生命周期碳評價體系,完成4款主要軸承產品、7種不同工藝路線下的碳足跡
認證。
在綠色技術創新領域,中信股份圍繞綠色低碳發展的重點領域,持續加大戰略性、前沿性方向的綠色科技創新力度,通過設立“中信雙碳科技創新專項”及其他科技創新項目,不斷探索低碳生產、綠色制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模式。
在綠色低碳制造方面,中信戴卡“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低
碳排放汽車鋁合金部件制造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已完成雙
碳管理平臺、全流程能源管控平臺上線試運行,完成綠色供應鏈布局,并獲評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在建筑低碳
節能方面,中信環境“碳達峰與碳中和背景下夏熱冬冷地區超低能耗建筑關鍵技術體系研究”提出減緩城市熱島效應的方法,并逐步應用到建筑設計和工程施工中。
在助力生態文明建設方面,2023年,中信環境在建環保市政項目共77個,運營管理環保項目72個,其中全年處理污水量5.37億立方米,供應中水、再生水、化學水量3243萬立方米。
在綠色金融方面,截至2023年末,中信銀行綠色信貸余額達4590.2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7.40%;中信證券共承銷綠色債券(含碳中和)150單,承銷規模716億元,排名同業第一。
中信股份表示,面對氣候變化與生態危機,以及對重構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呼吁,公司將持續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貢獻中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