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起,以各種排放(
減排)配額為主的交易與減排項目為標的的買賣同時逐漸做大,催生了一個交易規模達1180億美元的全球
碳排放交易
市場,五年時間增長超過百倍。然而,當《京都議定書》的正式實施以及歐盟減排交易機制(ETS)第二階段同時于2009年進入第二個年份,當金融危機以摧枯拉朽之勢在諸多行業洗牌,碳排放交易市場亦不能獨善其身,尤其是在2012年《京都議定書》到期后的相關
政策尚未有定論的背景之下,一切都充滿了變數。點碳公司(Point Carbon)的研究表明,盡管2009年全球碳排放市場的交易量仍能保持逆市上揚的趨勢,但整體市場規模將會下滑32%左右。
2009年2月中旬,歐洲氣候交易所二級市場成交的2009年12月到期的CER基準價(每噸二氧化碳)跌破了8歐元,隨后雖略有回升,但截至3月初仍持續徘徊在10歐元以下。而大約半年前它的價位還在20歐元左右,2008年末則跌至13歐元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