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氣候行動和能源專員米格爾·阿里亞斯·卡涅特(Miguel Arias Canete)。
(自ENS環境新聞網)
據ENS環境新聞網報道,歐盟氣候行動和能源專員米格爾·阿里亞斯·卡涅特(Miguel Arias Canete)日前在德國金屬工業工會舉辦的會議上表示,“一些人認為近期油價下跌對電動汽車有負面影響,我個人認為,情況不是這樣的。”
阿里亞斯說:“新的
減排目標將激發創新和投資。但我們目前對于時間表和技術贏家還沒有清晰的概念,例如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氫燃料汽車的
市場份額將會如何發展。所以我們在設計
碳減排政策時采取技術中立的做法,企業一定會選擇最低的成本來實現目標。”
本次會議的主題為“汽車行業二氧化碳減排的需求”。由德國金屬工業工會主辦,這是是德國最大的工會組織,主要代表汽車行業的藍領和白領工人。
金屬工業工會首任主席德特勒夫·韋策爾(Detlef Wetzel)表示,“我們希望看到氣候政策的進展,但是我們也需要保證就業的安全。” 韋策爾呼吁就電動汽車行業發展帶來的就業結構變化進行一次評估。他說,到2017年才有可能對汽車
碳排放限額進行修改,屆時才能了解市場對電動汽車的接受程度以及電動汽車對二氧化碳減排的貢獻。
德國目前有14000輛注冊的電動汽車,但大多數汽車生產企業只能通過發展電動汽車完成碳減排目標。韋策爾說: “目前電動汽車的市場需求遠低于預期。現在還不清楚電動
交通何時才能盛行。因此,德國金屬工業工會需要碳減排政策出臺更有利于電動交通的激勵措施。”
阿里亞斯也表示:“企業必須采取長期戰略投資決策,而且他們的員工也將會受到影響。有效的再培訓將對保證競爭力和社會公平至關重要。在這種情況下,德國金屬工業工會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去年10月,歐盟通過了2030年氣候和能源政策框架,規定到2030年歐盟的溫室氣體排放要比1990年減少40%以上。阿里亞斯表示,此舉意味著交通部門必須加快低碳化的步伐,歐盟需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減少對進口石油天然氣的依賴,交通
運輸部門需要有所貢獻。他說:“四年前,歐盟委員會交通白皮書提出,歐盟長期減排目標是到2050年交通排放減少60%。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歐盟必須強化2020年以后的減排措施。”
阿里亞斯說,今年歐盟委員會就要著手制定落實2030年氣候能源目標的立法草案,但是碳減排立法也存在風險,因為實驗室測量的結果可能與實際體驗不符,這將會削弱立法。不當立法會誤導消費者和扭曲稅收。所以歐盟正努力制定一套新的適用全球的碳測試程序,而立法草案也將于今年早些時候完成。(森林編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