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法國地球環境大使尼古拉·于洛
第二十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12月將在法國巴黎舉行,屆時能否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本報駐巴黎記者近日獨家專訪了法國總統奧朗德任命的地球環境大使尼古拉·于洛先生。于洛先生曾是一名新聞記者,作為地球環境大使,他的工作主要是巴黎氣候大會的對外協調和宣傳工作。于洛表示,這是一份責任重大的工作,因為這不僅僅關系到我們現在的環境,還關系到我們的孩子們,“我們這代人所做的決定,必須為下一代負責。”
“我們希望通過巴黎氣候大會告訴世界,推動低碳經濟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不是一個大家互相推搡的包袱,而是世界各國為了保證地球文明的可持續性而做出的有責任感的決定,”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又一個關鍵節點將在今年到來,法國地球環境大使尼古拉·于洛先生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們這代人所做的決定,必須為下代人負責,因為將來我們可能不在了,但我們的孩子們還需要在這個地球生存。”
于洛表示,去年11月12日,中國和美國在
北京發表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根據該聲明,美國計劃于2025年實現在2005年基礎上
減排26%-28%的全經濟范圍減排目標并將努力減排28%。中國計劃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
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于洛評價說,中國作為一個有巨大經濟增長潛力的新興國家,做出這樣的承諾“充滿勇氣和責任感”,為全球的發展中國家都做出了榜樣。中美的聯合聲明向世界表明,全球氣候變化談判的未來充滿希望,并非“山窮水盡”。
在此之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談判過程使人們一度認為氣候變化談判就是一場零和博弈。但是中國的實際行動向世界表明,中國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大國,可以為了人類的共同利益率先做出表率,這將產生很好的示范效應。于洛認為《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將為巴黎氣候大會的成功提供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