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碳標識認證管理體系
建立產品
碳足跡標準計量檢測體系。充分發揮本市相關機構、重點企業等各類主體作用,加大“雙碳”基礎通用、排放計量規范、低碳設計與固碳技術應用、采樣與監測、管理評價等標準規范研制力度。充分發揮本市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作用,提升
碳排放數據質量。推動重點行業以行業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等形式,先行研制對接國際、技術領先、
市場成熟度高的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和標準。支持具備條件的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轉為國家標準。鼓勵開展能源、工業、建筑、
交通領域碳排放檢測技術研究,支持相關領域檢驗檢測資質能力建設。(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各有關單位)
加強碳標識
認證規則編制。根據國家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要求,指導認證機構率先在
鋼鐵、
化工等重點行業,基于生命周期理論、供應鏈覆蓋面、活動數據豐富程度、排放因子質量等級、綠色
電力應用等因素,科學劃定碳足跡評價系統邊界和評價原則,編制國際通行的高質量產品碳足跡認證規則。督促認證機構加強認證規則質量評估,按國家認監委規定及時備案。督促行業組織通過制定認證規則編制指引等方式,加強行業自律。鼓勵認證機構結合本市產業布局、產品特色及市場需求,創新研發科學規范的產品碳標識認證規則,在鋼鐵、化工、新能源汽車、電動機等重點行業,以及紙制品、飲料乳制品等快消品行業探索開展產品碳足跡認證,增加綠色
低碳認證項目供給,支撐行業龍頭企業發揮綠色低碳“頭雁效應”。(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各有關單位)
推廣涉碳類認證制度。支持認證機構圍繞產學研用等方面加強協作,按照國家和本市碳
減排、碳清除、碳披露等發展需求,圍繞產業鏈、供應鏈綠色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發展要求,自主研發碳相關管理體系和服務認證項目,積極對接綠色低碳供應鏈公共服務平臺,充分發揮產品、管理體系和服務認證對提升碳達峰
碳中和治理能力的支撐作用。鼓勵認證機構針對不同對象,統籌運用現有以排放核查為基礎的直接涉碳類認證制度及綠色產品、能源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等間接涉碳類認證制度,為企業提供一攬子降
碳減排方案。(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各有關單位)
加強涉碳類認證檢測機構培育。加強涉碳類認證技術創新、行業規范等高品質課程設計,以領軍人才對話沙龍等形式,開展認證檢測技術培訓與交流活動,加快高技術人才培養和儲備。積極搭建工作平臺,促進“認企對接”“檢企對接”,暢通涉碳類認證檢測供需渠道。加強
政策指引,建立涉碳類認證檢測機構梯次培育計劃。鼓勵認證檢測機構提升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在本市開展碳足跡核算、評價、認證、管理咨詢等專業業務。支持檢測認證行業力量建設
第三方“雙碳”信息服務平臺,鼓勵有實力的本土認證檢測機構到境外布點,成為國際認可的第三方機構,積極拓展境外涉碳類認證、評價業務。爭取市場監管總局支持,鼓勵行業組織、認證機構加強“雙碳”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為推動涉碳類認證國際互認提供上海方案。(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生態環境局)
優化涉碳類認證檢測機構監管機制。按照國家統一要求,加強對各類涉碳類認證評價活動的規范和引導,加大認證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和認證有效性抽查力度,依法查處認證違法違規行為。開展碳排放核查檢測機構排查整治,加大對不實和虛假檢驗檢測報告的打擊懲處力度。加強碳排放核查和生態環境監測機構能力驗證、授權簽字人考核工作,提升檢驗檢測機構能力水平。探索綜合運用信用懲戒、事中事后監管和同行評議等制度措施,保障碳達峰碳中和認證制度規范有效實施。(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生態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