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主席Hoesung Lee表示:“這份報告反映了在特殊情況下所做的非凡努力。該報告中的創新和它所反映的氣候科學進步,為氣候談判和決策提供了寶貴的投入?!?/div>
報告提供了未來幾十年全球變暖水平超過1.5°C的可能性的新估計,并發現,除非立即、迅速且大規模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將變暖限制在接近1.5°C甚至2°C的范圍內將無法實現。
報告指出,自1850-1900年以來,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導致了大約1.1°C的變暖,并預計在未來20年內,全球氣溫將達到或超過1.5°C的變暖水平。這一評估基于改進的觀察數據集來評估歷史變暖,以及科學界對人類活動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對氣候系統響應的理解的進步。
IPCC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Valérie Masson-Delmotte表示:“這份報告是對現實的檢驗。我們現在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氣候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這對于了解我們的方向、可以做什么以及如何準備至關重要。”
氣候變化的許多特征直接取決于全球變暖的水平,但人們經歷的氣候變化往往與全球平均水平大不相同。例如,陸地上的變暖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在北極地區,變暖幅度更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
IPCC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Panmao Zhai表示:“氣候變化已經在以多種方式影響著地球上的每個地區。隨著變暖的加劇,我們所經歷的變化也將增加?!?/div>
報告預測,在未來幾十年里,所有地區的氣候變化都將加劇。在全球變暖1.5°C的情況下,將出現更多的熱浪、更長的溫暖季節和更短的寒冷季節。而在全球變暖2°C的情況下,極端高溫將更頻繁地達到農業和健康的臨界耐受閾值。
但氣候變化不僅僅關乎溫度。在不同地區,氣候變化帶來了多種不同的變化,這些變化都將隨著進一步變暖而加劇。這些變化包括濕度和干燥度的變化、風、雪和冰、沿海地區和海洋的變化。例如:
氣候變化正在加劇水循環,導致許多地區出現更強烈的降雨和相關的洪水,以及更嚴重的干旱。
氣候變化正在影響降雨模式。在高緯度地區,降水量可能會增加,而在大部分亞熱帶地區,降水量可能會減少。季風降水量的變化預計會因地區而異。
在整個21世紀,沿海地區將繼續看到海平面上升,導致低洼地區更頻繁和嚴重的沿海洪水以及海岸侵蝕。到本世紀末,以前每100年發生一次的極端海平面事件可能每年都會發生。
進一步變暖將加劇永久凍土的融化,季節性雪蓋的減少,冰川和冰蓋的融化,以及夏季北極海冰的減少。
海洋的變化,包括變暖、更頻繁的海洋熱浪、海洋酸化和氧氣水平降低,已明確與人類影響有關。這些變化既影響海洋生態系統,也影響依賴海洋生態系統的人們,并將至少持續整個本世紀。
對于城市來說,氣候變化的一些方面可能會被放大,包括熱量(因為城市地區通常比周圍地區更溫暖)、強降水事件導致的洪水和沿海城市的海平面上升。
第六次評估報告首次提供了更詳細的區域氣候變化評估,包括關注有助于風險評估、適應和其他決策的有用信息,以及一個新的框架,有助于將氣候中的物理變化——熱、冷、雨、旱、雪、風、沿海洪水等——轉化為它們對社會和生態系統意味著什么。
這些區域信息可以在新開發的交互式地圖(interactive-atlas.ipcc.ch)以及區域概況介紹、技術摘要和基礎報告中詳細探索。
馬松-德爾莫特說:“幾十年來,地球氣候正在發生變化,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的影響無可爭議?!比欢?,這份新報告也反映了歸因科學方面的重大進展——即理解氣候變化在加劇極端熱浪和強降雨等特定天氣和氣候事件中的作用。
報告還表明,人類行為仍然有可能決定氣候的未來走向。證據清楚地表明,二氧化碳(CO2)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力,盡管其他溫室氣體和空氣污染物也對氣候產生影響。
翟說:“穩定氣候將需要大力、迅速和持續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限制其他溫室氣體和空氣污染物,特別是甲烷,可能對健康和氣候都有好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