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浙江正在編制省、市、縣三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并在編制省內1700多家重點企業的
碳排放報告?!闭憬“l改委副主任周華富說。
周華富是在11日于杭州啟動的“低碳中國?院士專家行”活動期間發布這一消息的。由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中國民促會綠色出行基金聯合主辦的此次活動,是去年首個全國低碳日期間啟動的“低碳中國行”活動重要組成部分。
由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司長蘇偉,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杜祥琬領銜的多位院士專家在杭州開展“問計低碳”高峰對話。杜祥琬院士表示,去年浙江接連出現了有記錄以來最大規模的霧霾、最高溫的夏天、余姚全城被水淹等極端氣候事件,這警示人們,依靠“煤+石油”作為主要能源結構的經濟發展已經變成“黑色困惑”,必須轉向“綠色發展”。
“異常氣候變化給發展敲響警鐘?!敝苋A富坦言,“但我們在具體工作中仍有困惑,怎么做還在摸索?!薄暗吞际俏ㄒ坏某雎贰!碧K偉表示,當務之急是全社會必須樹立“兩個意識”,一是碳排放空間的資源意識要樹立,二是碳
排放權的價值意識要樹立。而推進碳排放交易,就離不開對基礎數據進行收集整理,“摸清碳排放的家底”。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認為,在政府摸清碳排放底數的情況下,要建立一套依靠
市場推動的
碳市場交易制度,爭取在“十三五”期間建立全國性
碳交易市場,全面推進產業結構的低碳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