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沉寂許久的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信息平臺)公布了一批新的ccer審定項目,其中出現了一個森林經營碳匯項目:黑龍江省興隆森林經營碳匯項目,而早前已有一個類似項目出現過,同樣來自黑龍江省。
截止目前,信息平臺已經公示的森林碳匯CCER項目共有8個,主要包括碳匯造林項目和森林經營碳匯項目兩大類。
其中6個項目為碳匯造林項目,該類項目適用的是“AR-CM-001-V01碳匯造林項目
方法學”。森林面積在4千畝到23萬畝不等,產生的年均減排量則相應的約為3千噸到26萬噸不等。另外這幾個項目均選取了20年計入期,個別項目選取了60年計入期。
來自廣東省的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經過200余天的申請審批流程,已于去年7月份獲得備案通過,年減排量約18,420噸,而其余項目暫時還未上會審核。
另外,還有前面提到的2個近期公布的森林經營碳匯項目,適用的是“AR-CM-003-V01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PDD顯示這兩個項目均由當地林業局牽頭開發,涉及的林地面積均達200多萬畝,年均減排量近50萬噸,計入期均為60年。
各個項目主要的相關信息已匯總于附表1。(來自
北京市房山區的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森林碳匯項目,但其本質也是由于人工種植的森林植被產生碳匯而實現減排,因此也將其列入附表1中)
另外,目前信息平臺已經發布的相關方法學的基本信息及主要的適用范圍已匯總于附表2,僅供大家參考。具體的適用條件請于信息平臺查閱相關方法學文件。
附表1:
附表2:
知識鏈接:
森林碳匯:碳匯簡單來說就是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或機制。森林碳匯則相應的是指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與土壤當中,從而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
碳匯造林:也就是在確定了基線的土地上,以增加碳匯為主要目的,對造林及其林分(木)生長過程實施碳匯計量和監測而開展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活動。
森林經營碳匯:主要是指通過調整和控制森林的組成和結構、促進森林生長,以維持和提高森林生長量、碳儲量及其他生態服務功能,從而增加森林碳匯。主要的森林經營活動包括:結構調整、樹種更替、補植補造、林分撫育、復壯和綜合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