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運輸:對車輛和車用燃料進行結構性調整
“公路運輸車輛數量多,承擔的運量大,在綜合運輸系統占據絕對主體對位,因此促進公路運輸
節能減排發展對綠色
交通建設意義重大,其中車輛結構(含燃料結構)調整和運輸組織優化至關重要。”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交通經濟室副主任余艷春介紹說,在研究公路運輸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對策時,通過不同
節能減排技術與措施的經濟效益和節能減排效益量化對比分析,發展運力結構調整和運輸組織優化,投入產出比最優。如用大型車代替小型車,用集約化運輸代替小散運輸,發展甩掛運輸提高運輸組織水平等經濟效益和節能減排效益明顯高于其他方法。
因此,余建春建議優化公路貨運運力結構,加快淘汰高耗能的老舊車輛,發展低能耗貨車,引導營運車輛向大型化、重型化方向發展,大力發展甩掛運輸,促進貨物運輸拖掛化,推廣廂式化運輸,大力發展集裝箱等專業運輸車輛,探索開展汽車列車運輸。
加強客運運力調控,提高道路客運企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推廣滾動發班等先進客運組織模式,提高客運實載率。優化公路運輸樞紐換乘組織,推動與其他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促進零距離換乘,以運轉高效、銜接緊密、服務優質、換乘便利的運輸網絡與服務,提高公共客運的吸引力,全面提高客運效益與效率。
因地制宜推進天然氣汽車在公路運輸中的應用,繼續給予必要的
政策支持和資金引導。研究建立天然氣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天然氣車輛維護保養等相關標準規范,促進天然氣車輛技術升級。鼓勵高速公路服務區、國省干線沿線規劃建設天然氣供應及配套設施,緩解天然氣車輛加氣難。
此外,鼓勵在不同車型上加裝經篩選的綠色貨車技術,諸如加裝或更新“低阻輪胎、車頂導流罩、側裙、間隔風罩和胎壓監視器”等。鼓勵營運車輛使用車身輕量化技術,以減少重量以及利用空氣動力減少阻力等,提高車輛自身的節能與排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