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達證券近日發布公用事業—
電力天然氣周報:六部門發文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9月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12.8%。
以下為研究報告摘要:
本周
市場表現:截至11月1日收盤,本周公用事業板塊上漲0.3%,表現優于大盤。其中,電力板塊上漲0.31%,燃氣板塊上漲0.29%。
電力行業數據跟蹤:
動力煤價格:港口動力煤價小幅下跌。截至11月1日,秦皇島港動力煤(Q5500)
山西產市場價850元/噸,周環比下跌3元/噸。截至11月1日,廣州港印尼煤(Q5500)庫提價949.02元/噸,周環比下跌3.05元/噸;廣州港澳洲煤(Q5500)庫提價936.20元/噸,周環比下跌2.42元/噸。
動力煤庫存及電廠日耗:港口動力煤庫存周環比上升。截至11月1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597萬噸,周環比增加26萬噸。截至10月31日,內陸17省煤炭庫存9740.2萬噸,較上周增加161.8萬噸,周環比上升1.69%;內陸17省電廠日耗為319.6萬噸,較上周增加6.1萬噸/日,周環比上升1.95%;可用天數為30.5天,較上周下降0.1天。截至10月31日,沿海8省煤炭庫存3439.1萬噸,較上周下降64.4萬噸,周環比下降1.84%;沿海8省電廠日耗為180.8萬噸,較上周下降5.6萬噸/日,周環比下降3.00%;可用天數為19天,較上周增加0.2天。?水電來水情況:三峽出庫流量周環比小幅下降。截至10月31日,三峽出庫流量6980立方米/秒,同比下降51.53%,周環比下降0.14%。?重點電力市場交易電價:1)廣東電力市場:截至10月25日,廣東電力日前現貨市場的周度均價為285.84元/MWh,周環比下降15.53%,周同比下降17.9%。截至10月25日,廣東電力實時現貨市場的周度均價為236.78元/MWh,周環比下降31.53%,周同比下降35.2%。2)山西電力市場:截至10月31日,山西電力日前現貨市場的周度均價為290.74元/MWh,周環比上升2.63%,周同比下降17.0%。截至10月31日,山西電力實時現貨市場的周度均價為295.89元/MWh,周環比上升3.12%,周同比上升7.0%。3)
山東電力市場:截至10月31日,山東電力日前現貨市場的周度均價為366.61元/MWh,周環比上升23.84%,周同比上升66.0%。截至10月31日,山東電力實時現貨市場的周度均價為378.70元/MWh,周環比上升12.24%,周同比上升107.0%。
天然氣行業數據跟蹤:
國內外天然氣價格:國內LNG出廠價周環比下降,進口到岸價周環比上升。截至11月1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LNG出廠價格全國指數為4704元/噸,同比下降10.43%,環比下降3.05%;截至10月31日,歐洲TTF現貨價格為12.52美元/百萬英熱,同比下降0.2%,周環比下降5.7%;美國HH現貨價格為1.96美元/百萬英熱,同比下降43.5%,周環比下降2.0%;中國DES現貨價格為13.79美元/百萬英熱,同比下降20.2%,周環比上升3.5%。
歐盟天然氣供需及庫存:2024年第43周,歐盟天然氣供應量55.1億方,同比下降11.5%,周環比下降0.9%。其中,LNG供應量為19.6億方,周環比下降7.8%,占天然氣供應量的35.5%;進口管道氣35.5億方,同比下降4.5%,周環比上升3.3%。2024年第43周,歐盟天然氣消費量(我們估算)為53.3億方,周環比上升2.1%,同比下降4.0%;2024年1-43周,歐盟天然氣累計消費量(我們估算)為2331.9億方,同比下降3.5%。
國內天然氣供需情況:2024年9月,國內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338.80億方,同比上升14.4%。2024年9月,國內天然氣產量為193.30億方,同比上升7.7%。2024年9月,LNG進口量為684.00萬噸,同比上升20.2%,環比上升4.6%。2024年9月,PNG進口量為515.00萬噸,同比上升15.5%,環比下降1.3%。
本周行業重點新聞:
1)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發布《關于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的指導意見》:10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發布《關于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的指導意見》,在三個方面提出重點任務。一是著力提升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二是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可再生能源替代應用,三是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替代創新試點。在保障實施方面,指導意見明確要健全法律
法規標準、完善綠色能源消費機制、落實科技財政金融支持
政策、健全市場機制和價格機制、深化推進國際合作、加強宣傳引導。2)2024年9月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12.8%:2024年9月,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38.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2.8%。1—9月,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183.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9%。
投資建議:1)電力:國內歷經多輪電力供需矛盾緊張之后,電力板塊有望迎來盈利改善和價值重估。在電力供需矛盾緊張的態勢下,煤電頂峰價值凸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持續推進下,電價趨勢有望穩中小幅上漲,電力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機制有望持續推廣,容量電價機制正式出臺,明確煤電基石地位。雙碳目標下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或將持續依賴系統調節手段的豐富和投入。此外,伴隨著發改委加大電煤長協保供力度,電煤長協實際履約率有望邊際上升,我們判斷煤電企業的成本端較為可控。展望未來,我們認為電力運營商的業績有望大幅改善。建議關注:全國性煤電龍頭:國電電力、華能國際、華電國際等;電力供應偏緊的區域龍頭:皖能電力、浙能電力、申能股份、粵電力A等;水電運營商:長江電力、國投電力、川投能源、華能水電等;同時,煤電設備制造商和靈活性改造技術類公司也有望受益于煤電新周期的開啟,設備制造商有望受益標的:東方電氣;靈活性改造有望受益標的:華光環能、青達環保、龍源技術等。
2)天然氣:隨著上游氣價的回落和國內天然氣消費量的恢復增長,城燃業務有望實現毛差穩定和售氣量高增;同時,擁有低成本長協氣源和接收站資產的貿易商或可根據市場情況自主選擇擴大進口或把握國際市場轉售機遇以增厚利潤空間。天然氣有望受益標的:新奧股份、廣匯能源。
風險因素:宏觀經濟下滑導致用電量增速不及預期,電力市場化改革推進緩慢,電煤長協保供政策執行力度不及預期,國內天然氣消費增速恢復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