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企業
碳足跡計量與核算的研究起步比較早.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其主要成果概述如下:
一、在線碳足跡評估
2005年2月.美國西雅圖氣候合作伙伴開發了一些在線碳足跡評估工具,即碳計算器,主要是從
交通、能源使用、材料采購以及廢棄物等幾個方面來指導企業評估自身碳足跡。
二、以生命周期評估碳足跡
從企業購貨、
運輸、加工、建設、經營、維修及停止運作等各個階段.分析整個生產鏈中的能源輸入和排放輸出,研究來自發電過程中的碳足跡。
三、按業務流程核算二氧化碳
通過食品行業整個供應鏈研究、追蹤、管理產品及服務等整個供應鏈內的環境參數.定義業務流程.以
碳信用中的“碳足跡計量方法”和“輸入輸出環境模型”為基礎核算業務流程的二氧化碳。
四、按單項活動計算碳消耗
該方法被認為是德拉斯維加會計混合方法.它對企業每項活動和消耗的每一個環節的碳足跡進行核算.為公司提供模塊化信息。
國外研究者對企業碳足跡研究已經日漸成熟.建立了許多碳足跡計算的信息系統.并開始實務推廣。但也存在一些
問題:對碳足跡的生命周期法評估的具體步驟的實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其適用性具有一定的局限,且在不同地區、不同企業、不同的環節及技術水平下對于碳足跡計量與核算的理解和使用是不同的。此外,國外研究者一直嘗試著對“碳足跡”進行量化.但是量化
碳指標大多只停留在分門別類.并沒有細致到每個產業的生產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