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 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有關情況。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表示,總體上來看,我國現在農業面源污染量大面廣、復雜多樣,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較晚,綜合防治工作仍然面臨著很多困難和
問題,形勢不容樂觀。
張桃林指出,我國農業資源環境遭受著外源性污染和內源性污染的雙重壓力,已經日益成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約束。一方面,由于工礦業和城鄉生活污染向農業轉移排放,導致農產品產地的環境質量下降和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在農業生產內部,由于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長期不合理過量的使用,以及糞便、農作物秸稈和農田的殘膜等農業廢棄物不合理的處置等等,形成的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這些都加劇了土壤和水體污染,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農業部日前制定出臺了《農業部關于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要求確保到2020年要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耙豢亍笔侵缚刂妻r業用水總量和農業水環境污染,確保農業灌溉用水總量保持在3720億立方米,農田灌溉用水水質達標?!皟蓽p”是指化肥、農藥減量使用?!叭尽笔侵感笄莸募S便、農膜、農作物秸稈基本得到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張桃林表示,針對農業面源污染,農業部將強化7個方面的具體工作:一是要強化普查規劃,摸清家底。二是要加強監督管理,健全監測網絡體系。三是強化法制建設,從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包括農產品產地保護還有農業環境保護治理以及生態修復等方面的
法規制度體系。四是要加強體制機制的創新。五是加大
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以技術補貼,特別是“兩型技術”農業生產技術、清潔生產技術以及綠色農業經濟核算體系為核心的現代農業補貼制度。六是強化科技支撐,加強試驗示范,加強基礎研究。七是強化科普宣傳,增強全民農業資源環境,包括整個環境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