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北京奇跡”閃耀巴黎:十年氣候治理成果的國際展示

2025-7-4 14:31 來源: 中國環境 |作者: 夏清泉

2025年是《巴黎協定》簽署十周年,法國巴黎市政府舉辦了《從巴黎到貝倫》地方氣候行動主題圖片展覽,展示全球氣候治理取得的成果。應友城法國巴黎特別邀請,北京市選送了環境與氣候治理的標志性案例,作為有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案例之一亮相主題圖片展覽。

2015年《巴黎協定》簽署,標志著全球氣候治理進入新階段。北京作為大國首都,圍繞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和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立足超大城市發展實際,大力實施能源清潔化、控制機動車污染、調整產業結構等具體行動,充分利用碳市場機制,探索出了“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的北京路徑。

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30.5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數從46天降至兩天,大氣污染治理成效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譽為“北京奇跡”。與此同時,北京萬元GDP碳排放量累計下降超過40%,保持全國省級地區最優水平,碳排放總量進入穩中有降的平臺期。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歷史性躍升,藍天碧水成為常態,公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藍天下的報告:“北京藍”緣何成為“北京奇跡”?

緣于政策引領,科學構建系統治理體系。作為國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的堅定踐行者,北京構建了堅實的地方治理體系。北京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了“更加突出綠色發展”,提出了“碳排放穩中有降,碳中和邁出堅實步伐,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北京示范”的目標。瞄準目標,北京市還制訂了碳達峰實施方案、“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十四五”時期應對氣候變化和節能規劃等近30項配套文件,形成了完善的政策措施體系。為確保藍圖落地,北京每年制定專門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計劃,將目標層層壓實。率先探索碳排放強度與總量“雙控”機制。

緣于重點突破,積極推進四大領域綠色低碳轉型。作為超大城市,能源、產業、建筑、交通等領域一直是碳排放的“主戰場”。北京以攻堅姿態推進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明確了“凈煤、減氣、少油、節能、多綠電”的技術路徑。通過技術創新、模式重構與場景再造,實現了從“高碳依賴”向“綠色引領”的歷史性跨越。

開展壓煤攻堅,北京市煤炭消費量從2015年的1165萬噸壓減至2024年的不到60萬噸,天然氣、外調綠電等清潔能源占比從86.3%上升至99%以上。同時,本地光伏、風電、地熱加速發展,綠電消費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費占比實現五年翻番。能源結構實現革命性重塑。

十年間,累計疏解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制造業企業3000余家,其中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占比超90%。第三產業GDP占比保持在80%以上。曾經的“十里鋼城”首鋼園,通過壓減鋼鐵產能、關停焦化廠等,為冰雪冬奧公園、數字經濟產業園等綠色項目騰出空間,成為工業遺產轉型的全球標桿。新能源汽車制造、新型儲能、氫能等產業蓬勃發展,亦莊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年產量突破150萬輛,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實現“制儲輸用”全鏈條貫通。產業結構實現減量增“綠”。

優化車輛結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100萬輛。發展綠色出行,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居全國首位。開展慢行系統建設,共享單車日均騎行量近300萬人次。鼓勵公眾低碳出行,探索公交、地鐵、騎行、步行和合乘等低碳出行碳普惠減排場景,注冊參與低碳出行項目可獲得減排激勵、兌換獎勵權益。目前,參與人數達560萬人次。交通體系實現綠色升級。

北京以《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條例》為引領,率先實行80%民用建筑節能標準,要求新建建筑及供熱項目優先采用新能源或耦合供熱。通過節能管理、余熱回收、供熱改造等綜合措施,持續降低建筑能耗與碳排放。建筑領域實現深度降碳。

緣于機制創新,激活市場減排動能。利用市場機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全國碳交易體系基本建立,包括強制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自愿性減排交易市場。北京承建的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于2024年1月順利開市。

北京還先行先試,2013年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建設,印發《關于北京市在嚴格控制碳排放總量前提下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決定》《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等,形成了以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范性文件為基礎,多項技術標準和指南配套支撐的碳交易政策法規體系。全市60%以上的碳排放量納入強制碳市場管理,創新碳普惠機制與碳市場銜接、碳市場促進綠電消納等措施,傳遞“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理念。

通過開展低碳試點示范,包括先進低碳技術項目、低碳領跑者及氣候友好型區域建設等方式,樹立各領域碳減排標桿,持續探索氣候治理新路徑。比如,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中采用地源熱泵、光伏建筑一體化等技術,大幅度降低建筑運行碳排放。

緣于韌性提升,筑牢氣候安全防線。堅持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并重,通過全域生態治理提升城市氣候韌性。自2017年全面建立河長制、湖長制以來,5900名河湖長守護水清岸綠,成為市民身邊常態。兩輪百萬畝造林工程讓森林覆蓋率提升至44.95%,85%降雨通過海綿城市設施就地消納,構筑生態屏障、助力城市生態韌性建設。2025年,發布《北京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系統部署了氣候變化觀測預警、風險評估及水資源、生態系統、能源保障、農業、公共健康、災害救援等重點領域工作任務,筑牢城市安全防線。

《巴黎協定》簽署十年來,北京市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為全球城市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可借鑒方案。《關于全面建設美麗北京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35年碳排放強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碳中和取得明顯進展的目標。從“綠色北京”到“美麗北京”建設,面向未來,北京將繼續奮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建設和諧宜居美麗北京,書寫綠色發展的北京新篇章。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