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于2012年11月公布第一批總共197家碳排放交易試點企業名單。試點范圍包括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電力等工業行業,年碳排放量2萬噸及以上(包括直接排放和間接排放)的重點排放企業,以及非工業行業年碳排放量1萬噸及以上的重點排放企業。
深圳分別于去年9月和11月,公布了第一批117家以及第二批300家參與碳排放核查企業名單。通過幾輪碳排放核查,深圳今年最終選定635家工業企業和200家大型公共建筑納入碳排放交易,目前看來是企業參與數目最多的試點城市。
廣東省于今年2月公布了首批納入碳排放信息報告制度的重點企業名單,包括報告企業310家,交易企業239家。涵蓋行業只包括
水泥、鋼鐵、電力、石化4個行業。其中,水泥行業企業最多,報告企業147家,交易企業113家。廣東省計劃在上述4個行業先推行第一階段碳排放交易,再逐步擴展到
陶瓷、紡織、有色、塑料、
造紙等十多個工業行業,控排企業范圍為年碳排放量2萬噸及以上企業。
最先啟動碳排放交易試點的
北京市,目前尚未公布試點企業名單。但據了解,有400多家企業被納入,為年均直接或間接碳排放總量1萬噸(含)以上企業。
與其他試點城市不同的是,湖北省以能源消費量來界定納入企業,范圍為年綜合能源消費量6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重點工業企業,數量為100多家。